第172章 举荐狄青(第2页)

 赵祯问道:“选人?” 

 “邕州乃广南西路锁钥,万不可失!需立刻选派能臣干吏,携陛下严旨,总督邕、钦、廉三州防务!此人需有胆识,能服众,更要深知兵略!臣斗胆举荐一人。” 

 “谁?”赵祯和韩琦富弼都看向他。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狄青!”沈瑜吐出这个名字。!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玩意儿,是唐朝开创的,唐初是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的头来做宰相的。 

 但是毕竟这属于一人之下了,不能轻授予人,所以就选择带一些别的官员一起在政事堂议事,这群人会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 

 到了北宋,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成了宰相的官名,参知政事为副相。 

 狄青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从脸上刺字的贼配军到大宋枢密使,他是一刀一枪在西北砍出来的功名。 

 破侬智高更是其辉煌顶点,只是近年来因出身和文官猜忌,颇受排挤,己有些韬光养晦。 

 不过相比原本历史的郁郁而终,己然好了不少。 

 韩琦眉头皱了一下,富弼则是沉吟不语。 

 赵祯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狄青,对啊!怎么把他忘了? 

 南疆那些桀骜不驯的峒酋,还有比狄青更能镇住场子的吗? 

 他当年在广西的威名,至今犹存。 

 “狄卿...”赵祯沉吟着,内心是十分赞同的,但是肯定要给这两位宰相面子。 

 “嗯...确是不二人选!韩卿,富卿,你们看呢?” 

 韩琦捻须道:“狄青勇略过人,威震南疆,确为良选。只是赋闲己久...骤然南下总督...” 

 沈瑜立刻接口,这事儿可不能让韩老登给搅了。 

 “官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狄相公深知南疆虚实,更兼有破侬智高之威,由他南下,一则名正言顺,可统合诸路兵马,协调地方,二则其威名足可震慑交趾及诸蛮,令宵小胆寒,此乃定南疆乾坤之关键。” 

 韩琦被堵了回来,一时语塞。 

 富弼见状,也只得点头:“沈驸马所言在理,狄青确是最佳人选。” 

 赵祯拍板:“好!就命狄青为广南西路宣抚使,总督南疆一切军务,即刻南下,不得延误。” 

 解决了燃眉之急的人选问题,赵祯心情稍缓,又想起沈瑜的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