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盐铁(第2页)

 沈瑜进来的时候,阁里的低气压差点把他推一跟头。 

 他看着榻上的赵祯,再看看地上跪着,额头冒汗拼命使眼色的陈槐,心里门儿清。 

 这是把他当最后一根稻草了,还是根可能不管用的稻草。?1\3?x!s!.~n¨e`t· 

 “臣沈瑜,见过官家。”沈瑜规规矩矩行礼。 

 赵祯没看他,眼睛盯着房顶:“怀瑾...你也看到了...朕...朕就想送她最后一程...体体面面的...怎么就这么难...” 

 沈瑜心里叹气。 

 这位官家,是真被哀伤和执念给魇住了。 

 跟现在的他讲荆王辍朝五日,礼制不可废,纯属对牛弹琴,搞不好还把自己弹飞。 

 得换个思路。 

 “官家,”沈瑜没接葬礼的话茬,反而转移了一下话题。 

 “臣听说有河东薛向的好消息?。” 

 “薛向?” 

 赵祯茫然的重复了一句,显然心思还在张贵妃身上。 

 “正是。” 

 “哦,朕想起来了。” 

 薛向,前阵子被代替范祥为度支判官,权陕西路转运副使兼制置解盐使。 

 盐这玩意儿,是百姓最不能离开的东西。 

 但宋讲究的是官府专卖,盐这方面承袭自唐代亭户制,产盐地称为亭场,盐户称为亭户,终生不得改业。 

 但是这方面获利不多,因为宋自打雍熙二年采用了边籴政策。 

 雍熙,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也就是著名的雍熙北伐,赵光义派二十万大军三兵伐辽。 

 最后曹彬首接在岐沟关被耶律休哥击败,麾下士兵还被筑了京观,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杨业断后被俘绝食而死。 

 为了北伐,这个边籴政策就是让商人将粮食送到边境,看你送过去的路的远近,给你的粮食加价,然后给个文书,可以选择去汴京换钱,或者去江淮拿盐。 

 这虽然对收购粮草很有帮助,但是也导致太过于依赖商人获得军需,而且这对于商人来说,这盐也算来之不易,所以价格自然高了些。 

 这就导致百姓更喜欢买西夏的青白盐。 

 当时西夏青盐价格甚低,一些私盐贩就会将青盐偷运到宋境贩卖。 

 毕竟西夏的疆域在那儿放着,灵州温泉池(今宁夏盐池)产青盐,盐州乌池(今陕西定边)产白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