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第2页)

 “儿臣谨记太后教诲。”赵昕恭敬地回答。 

 赵徽柔看着弟弟那副小大人的模样,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无奈。 

 她看向沈瑜,用眼神示意他开口说些什么,缓和一下这压抑的气氛。 

 沈瑜会意,他端起酒杯,站起身。 

 “官家.....”他刚开口,就被赵昕打断。 

 赵昕摇了摇头道:“在殿外,我是官家。`微`趣^小,税·网! ′免\废_越¨黩_在这里,你永远是我哥。” 

 众人都是一愣。 

 苗娘子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眼圈又红了,她强笑着,拿起公筷,为每个人碗里夹了一颗汤圆。 

 “吃吧,守岁的汤圆,吃了...便又长一岁了。” 

 赵徽柔低头,小口地吃着,却尝不出半分甜味。 

 赵昕拿起勺子,舀起一颗,送到嘴边,却又停住了。 

 他看着主位上那个空空如也的位置,喃喃道:“去岁此时...父皇还在这里。他还亲手喂了我一颗,说...说吃了汤圆,就不是孩子了,要学着替他分忧...” 

 赵昕声音哽咽起来,眼泪不受控制地滚落滴在碗里。 

 苗娘子再也忍不住,别过头去用帕子捂住了嘴,肩膀微微耸动。 

 赵徽柔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沈瑜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亦是酸楚难当。 

 他想起了那个看似温和,实则将所有重担都一肩扛下的老人。 

 也想起了那封遗诏的最后。 

 “怀瑾,”似乎耳边传来赵祯的声音,“朕累了,想歇一歇了。这江山,这孩儿,都交给你了。勿念。” 

 沈瑜端起面前的酒杯,站起身。 

 “此杯,敬大行皇帝。敬他一生为国为民。” 

 赵昕看着沈瑜,缓缓抹去去脸上的泪水,站起身端起了自己的酒杯。 

 “敬父皇,”他哽咽道,“敬...大宋。” 

 苗娘子与赵徽柔这才止住了哭泣,各自举杯。 

 守岁的夜,格外漫长。 

 这时,这顿饭才总算吃得有了些家的味道。 

 宴罢,宫人们撤下残席,换上新年的果品与茶点。 

 按照惯例,接下来便是守岁闲话的时刻。 

 几人没有再多言语,只是静静地坐着,偶尔聊起一些赵祯生前的趣事。 

 说到他为了吃一碗羊肉汤而忍到半夜,说到他因不忍踩伤宫里的青草而绕路,说到他因台谏官的首言而气得跳脚却从未真正降罪... 

 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倒是让那个离去的身影,再次变得鲜活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