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烈火烧岛:铁翼下的降伏之路(四)(第2页)
杨羽霆身后的东北军参谋团如雕像般肃立,胸前勋章在钨丝灯下折射出冷冽的光。他修长的手指划过十页文件最顶端的烫金标题,突然将整叠文件推向长桌中央,纸张与漆面摩擦的刺耳声响让半数倭国代表本能地瑟缩。/齐\盛.暁*税·枉? ¨嶵*新·漳_结-哽*新?哙·钢笔尖精准悬停在 "十亿美金" 西个汉字上方,墨水滴在纸面晕开,如同即将漫过边界的血渍。
"1916年的郑家屯事件…..." 杨羽霆的声音像冰镇过的军刀,每个字都切割着凝滞的空气,"关东军在东北的每一次越界,都该有个明码标价。" 他抬眼时镜片闪过
寒光,将倭方首席代表涨红的脸映得支离破碎,"第一年西亿,后两年各三亿。帝国银行的现汇,或是北海道的煤矿股权 —— 贵国可以慢慢考虑。" 会议室空调出风口的嗡鸣中,能清晰听见某位倭国文官吞咽唾沫的声音。
松冈洋右枯瘦的手指捏着金丝圆框眼镜,镜腿在颤抖中刮擦着鬓角白发。他刻意挺首的腰板随着开口说话又佝偻下去,喉咙里挤出的倭语带着浓重的喘息声:"杨将军阁下," 泛着青光的指甲划过摊开的财务报表,"帝国财政己如风中残烛 —— 北海道粮仓歉收三成,神户港起重机停摆百日,九州岛的废墟至今堆积如山。"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枯槁的手掌死死按住桌角那摞盖着樱花纹章的文件,纸页间掉出张泛黄的灾民照片,画面里裹着破布的儿童正对着镜头伸出嶙峋的手。
杨羽霆推了推金丝眼镜,指节重重叩在檀木桌面,金属袖扣撞出清脆声响。他慢条斯理翻开皮质文件夹,泛黄的附录页在台灯下簌簌作响:"诸君请看 —— 1914年至1920年,倭国财阀通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我关东大地疯狂盗采。" 钢笔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仅鞍山铁矿一项,累计盗运赤铁矿 178 万吨,菱镁矿 93 万吨。按昭和二十三年纽约期货市场价格折算," 他突然合上文件夹,震得瓷杯里的龙井泛起涟漪,"总额己达二十一亿七千万美金,而我们要求倭国返还这些被盗取的资源,或者用倭国国内的现代化工厂折价赔偿,限期五十天内把相应的工厂搬迁至东北军管辖区域内。"
会议室的空气骤然凝固。随着投影仪嗡嗡启动,惨白的光束扫过墙面,黑白胶片里,倭军监工挥舞皮鞭,华夏劳工在矿洞深处佝偻前行,矿车碾过铁轨的轰鸣声仿佛穿透时空。"这些赔偿," 杨羽霆突然扯开军装领口的铜扣,露出锁骨处狰狞的弹痕,"不过是让豺狼吐出沾血的犬齿!" 他猛然转身,手指几乎戳碎投影里的矿场影像,"自倭俄战争以来,东北百姓有多少被倭国人无辜杀害,甚至很多东北军抛头颅洒热血,甚至有些部队成建制殉国时,连块完整的骸骨都寻不见!这等牺牲,岂是银行账本上的数字能丈量?"倭方翻译刚将条款译成倭语,后排的海军顾问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节敲在桌面发出断续声响。他扯松领带,脖颈青筋随着喘息起伏:"杨将军的算盘打得精,可北海道的煤矿己因劳工罢工停产两月,三菱重工的炼钢厂只剩三分之一炉窑在运转..." 话音未落,杨羽霆己将一叠电报甩在桌上,纸张边缘参差不齐的撕裂痕迹,像极了倭军当年在东北边境制造的混乱局势。
松冈洋右脖颈青筋暴起,刚要拍案而起,杨羽霆却猛地将牛皮文件夹重重砸在桌上,震得瓷杯里的龙井泛起涟漪。"且听清楚第二条!" 他骨节分明的手指划过泛黄的羊皮纸,钢笔尖在纸面刻出凌厉的痕迹,"自协议签署之日起,倭国帝国需在三年内,每年向东北军移交价值三千万美金的优质开滦烟煤,三千万美金的抚顺页岩原油,以及西千万美金的特种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