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新的系统奖励——新式装备铸就强军之路(二)(第2页)
这些米格 - 15 搭载着三门威力惊人的 23 毫米 nr-23 机炮,每门炮管都经过特殊热处理,能承受每秒 680 米初速的炮弹连续发射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当战机攀升至 15500 米的极限升限时,飞行员只需轻扣扳机,三枚炮弹便能在 0.3 秒内组成死亡弹幕,将千米外的敌机撕成碎片。更令人振奋的是,配套的弹药供应系统采用了全自动化的装填设备,3000 发高爆燃烧弹与穿甲弹在恒温弹药库中严阵以待,确保每架战机都能化身移动的死亡堡垒。?秒/彰?踕-暁^说,惘! \首+发^
章学良想象着东北空军的未来:站在沈阳飞机制造厂的制高点,望远镜里的厂房群正在连夜施工。起重机的探照灯刺破夜幕,施工人员的号子声与机械轰鸣声交织成激昂的战歌。当由 50 架米格 - 15 组成的楔形编队以 850 公里的时速突破音障,银色机翼在阳光折射下形成流动的光刃,首指京都府的心脏地带。那些曾在东北上空投下航空炸弹的倭国轰炸机,终将尝到被钢铁雨幕追猎的滋味;那些永远沉睡在缅甸丛林、太平洋岛屿的战友英灵,也终将看到迟到的正义以雷霆之势降临。
曾经,东北军的战机在倭军战斗机面前如同脆弱的纸鸢,被敌人的机枪火舌轻易撕碎。但此刻,崭新的航校正在冰城拔地而起,系统教官带来的 gsh-23L 机炮操作手册上,每一个参数都凝结着卫国战争的血火经验。当第一架试产的米格 - 15 在跑道上滑跃升空时,螺旋桨卷起的气浪掀飞了地面的落叶,这是
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 东北军即将拥有一支以制空权为獠牙的空中劲旅,用钢铁与烈焰在远东的苍穹上,镌刻属于胜利者的史诗篇章。
八次周签到的奖励如暗夜惊雷,在沈阳兵工厂穹顶下炸开耀眼光芒。当电子光幕上浮现出stg - 44 突击步枪、汤普森冲锋枪、mg - 42 通用机枪等轻武器生产线各五条的全息蓝图时,章学良猛然起身,红木椅在青砖地面划出刺耳声响。他骨节分明的手指深深陷入桌案纹理,仿佛要将这些冰冷的数据化作战场上的灼热枪炮。
窗外呼啸的北风裹挟着东北平原的雪粒,与室内全息投影中流转的蓝光形成鲜明对比。章学良眼前不由自主浮现出淞沪会战的惨烈场景:东北军战士蜷缩在泥泞战壕里,拉动栓动步枪的金属咔嗒声,被倭军机枪的突突声无情压制。那些年轻的面孔,有的被流弹击穿钢盔,有的抱着炸弹与坦克同归于尽,血水混着泥浆在阵地前凝结成暗红色的冰碴。
此刻电子光幕上跳动的参数,正在改写这段血色记忆。stg - 44的导气式自动原理结构图在空气中缓缓旋转,枪管下方的短行程活塞清晰可见。这项脱胎于 1942 年东线战场的革命性设计,凝结着毛瑟兵工厂技师们在防空洞中的数百个不眠之夜 —— 当大俄军波波沙冲锋枪的密集弹雨让德军步兵屡屡陷入近战绝境时,这种将传统步枪与冲锋枪优势融合的突击步枪应运而生。它搭载的 7.92x33 毫米短弹,不仅降低了后坐力,更让士兵在 300 米内无需再进行繁琐的单发射击 —— 扣动扳机的瞬间,10 发子弹就能以暴风骤雨之势撕裂敌人防线,彻底改写了步兵交战的距离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