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风云际会:准备开启北洋军内的统一之路(六)(第3页)

 当下的华北平原上,官道上的浮尘被往来的兵车碾得漫天蔽日,就连枝头新抽的嫩芽都裹着层灰扑扑的硝烟味。山海关外的东北军装甲车队昼夜兼程南下,与盘踞中原的曹坤、吴佩服首系精锐在山海关一线形成犄角之势,双方战壕里新挖的工事泛着黄土的腥气,探照灯的光柱刺破夜幕,如同猛兽张开的獠牙,将易县上空的星月都搅得支离破碎。 

 晋绥大地的汾河渡口,阎西山站在炮楼顶层,手指摩挲着汉斯国进口的望远镜筒,河面上运兵船扬起的白帆连成一片,船舱里整箱整箱的东北兵工厂制造的98k步枪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转身对副官下达指令时,身后墙上《孙子兵法》的条幅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 "保境安民" 的朱批。而渤海之滨的津门日租界,段其瑞的私邸里彻夜亮着煤油灯,密电码在红木书案上堆成小山,老将军用戴着翡翠扳指的手,将写满联络地址的信笺仔细封入牛皮信封 —— 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暗语,即将唤醒蛰伏在江北各地的皖系旧部。 

 1924 年初春,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华北平原的沙土,将北平城染成一片混沌。紫禁城的琉璃瓦在阴霾下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太和殿的铜铃在风中发出呜咽,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古老国度的彷徨与挣扎。军阀割据的版图上,首系曹坤的虎狼之师盘踞中原,皖系残余势力蛰伏江浙,而南方的广州大元帅府正酝酿着改天换地的革命火种。 

 奉天城北大营的青砖墙上,冰棱垂落如剑。章学良伫立在瞭望塔上,军大衣的肩章在朔风中微微颤动。他凝视着关内苍茫雪原上蜿蜒的铁路线,那些钢轨如同银色血管,既输送着东北的命脉,也流淌着各方势力觊觎的欲望。对大俄和倭国战后的这大半年,这位少帅亲手裁撤冗员、更新军备,将东北军锻造成拥有飞机、坦克以及新式战舰的现代化劲旅,此刻却要在这历史的旋涡中,做出关乎西万万同胞命运的抉择。 

 奉天兵工厂的汽笛声刺破长空,无数辆军列正满载着崭新的mg-42通用机枪与各式火炮,沿着南满铁路向关内集结。这支由东北子弟组成的虎狼之师,经历过对大俄和倭国战争的血火淬炼,官兵们枪膛里装填的不仅是子弹,更是收复故土的壮志豪情。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参与的这场博弈,将彻底改写近代华夏的走向 —— 那些在军列上擦拭刺刀的年轻士兵,终将成为扭转乾坤的历史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