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首战告捷,系统馈赠下的全面革新(三)(第2页)
125 毫米滑膛炮以实战仰角 4.2 度微微扬起,仿佛随时准备撕裂地平线。炮管根部的抽烟装置残留着模拟的硝烟痕迹,金属表面的灼烧痕迹在全息投影中栩栩如生,宛如远古凶兽龇出的獠牙。当这头钢铁猛兽嘶吼时,任何混凝土工事都将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冲击下化为齑粉。
刺耳的警报声骤然撕裂营地的寂静,车载燃气轮机的轰鸣声随即炸响在耳麦里。^w\a.n\o¨p+e~n¨.?c-o!m!高频震动透过战术头盔的神经接驳装置,精准传导至颅骨深处,恍惚间,我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东欧平原。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爆炸声,空气中似乎弥漫着硝烟与焦土的气息。
深吸一口气,目光聚焦在全息投影的坦克操作界面上。炮管内部的膛线清晰可见,宛如精密雕刻的螺旋迷宫,诉说着军工科技的极致工艺。虚拟推演系统开始运作,暗红色的贫铀穿甲弹装填过程在眼前徐徐展开。
液压推弹机发出低沉的嗡鸣,贫铀穿甲弹缓缓滑入炮膛。当尾翼稳定装置展开的刹那,弹尖的贫化铀合金因剧烈摩擦而微微发亮,仿佛一颗蓄势待发的小太阳。这套由系统馈赠的军事技术,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超越时代的力量。
随着操作指令下达,模拟画面中,百米外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在贫铀穿甲弹的冲击下轰然爆裂。炽热的气浪裹挟着燃烧的钢铁残骸冲天而起,化作漫天火雨。常规战争的破坏力,正被推向前所未有的新维度。
视线稍作偏移,莱茵金属的匠心结晶 —— 豹-2
A4主战坦克的流线型炮塔如蛰伏的机械猛兽,在夕阳余晖中流转着珍珠母贝般温润又冷冽的金属光泽。棱角分明的复合装甲表面残留着细微的加工纹路,这些看似无序的沟壑实则暗藏玄机,既是铸造工艺的勋章,也是抵御穿甲弹的第一道防线。
炮塔顶端,那套精密的稳像式火控系统正在无声运转。激光测距仪的红色光束以每秒 20 次的高频次穿透暮色,如同不知疲倦的哨兵,将三公里范围内的地形数据化作跳动的数据流。这些数据经过火控计算机的瞬间解析,在炮手目镜中勾勒出精准的作战图景,即使在剧烈颠簸中,十字准星也始终如磁石般吸附在目标之上。
随着 830 千瓦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轰鸣声骤然响起,排气口喷出的黑烟裹挟着柴油燃烧的刺鼻气味。这股浓烈的气息迅速弥漫在试验场上空,如同战场硝烟般呛人,昭示着钢铁巨兽即将苏醒。
这头重达 55 吨的钢铁巨兽,凭借着澎湃动力,竟能在 12 秒内完成 0 到 60 公里的暴力加速。当它启动的刹那,地面开始震颤,仿佛被唤醒的远古凶兽。强劲的推背感不仅作用于驾驶舱内的测试员,更通过履带传递到方圆百米的土地上,连远处的观测者都能感受到那股震撼的力量。
履带碾过碎石时发出的铿锵声,与变速箱齿轮咬合的金属撞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工业时代最震撼的交响乐章。每一次履带的翻滚都扬起火星,那些迸溅的火花如同流星般划过半空,转瞬即逝却又璀璨夺目。在地面犁出深深的沟壑,宣告着钢铁与大地的激烈交锋,碎石飞溅间,清晰可见履带碾压过后形成的齿状痕迹,宛如钢铁巨兽在大地留下的专属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