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多面合围:延后的直奉大决战(中)(第2页)
随着清脆的军号划破夜空,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铁甲战车的履带碾碎冻结的泥浆,骡马拖拽的野炮车轮在冻土上碾出深辙。五万装备了春田m-1903步枪的晋军将士如黑色潮水漫过娘子关,皮靴与冻土碰撞出的节奏,混着骡马喷吐的白雾,在山间凝成战鼓般的轰鸣。\我¢的,书^城′ \已\发?布.最!薪`漳\結¨
太行山麓的羊肠小道上,侦察连的捷克式轻机枪裹着防冻布,士兵们用布条缠住钢盔,借着夜色潜行。当曹坤部队的岗哨发现山坳里移动的黑影时,晋军侦察兵的刺刀己穿透了棉大衣,胸口以及涌出血泡的哨兵,至死都没能拉动枪栓。
主攻部队趁机发起总攻,75毫米小口径榴弹炮喷出橘色火舌,将前沿工事炸成瓦砾堆。头戴钢盔的晋军士兵踩着冻土跃起,步枪上的三棱军刺在月光下连成银链,各种各样的喊声与子弹呼啸声交织,沿着山脊线向曹坤防线的纵深蔓延。积雪被
血水浸透,战壕里的冻土混着碎肉,这场突袭战,成了首军噩梦的开端。
在烟雨氤氲的江浙沪水乡,纵横交错的河道宛如天然的战略棋盘。段其瑞暗中斡旋下,卢勇翔、陈勒山、郑骏严与陈调源西路将领结成隐秘联盟。这场精心谋划的合围,早在半个月前便开始酝酿——密使们乘着商船穿梭于苏州河与钱塘江之间,用丝绸包裹的密信在茶楼酒肆里悄然传递,最终敲定了对曹坤部队形成钳形攻势的战略部署。
而且在段其瑞的长期游说下,这些当初皖系的残余势力,现在也是一心想要跟着新华军有一些作为,特别是之前秘密前往东北参观了一小部分精锐部队之后,更是让这些前皖系军官们下定了决心,所以在这将近一年以来,新华军也派出了军事指导组对这些部队进行全面训练,甚至在最近半年内逐步向这些己经初具战斗力的部队秘密装备了大量的奉天枪械厂生产的春田m-1903步枪以及捷克式轻机枪。
暮色西合时分,卢勇翔麾下的 "太湖飞骑" 率先发动突袭。二十余艘乌篷快船组成的船队,借着涨潮之势顺流而下。船头敢死队员将刀刃用湿布层层包裹,芦苇荡中泛起的细微涟漪,掩盖着他们划桨的声响。当铁锚勾住敌营码头的瞬间,夜色里骤然响起春田m-1903步枪的枪栓声。
捷克式轻机枪率先吐出火舌,曳光弹在河面上划出猩红弧线,与远处零星的探照灯光束交织成死亡光网。滩头阵地的曹坤部队仓促反击,子弹在船板上击出密集的孔洞,却难敌居高临下的突袭。敢死队员踩着跳板跃上码头,刺刀寒光在硝烟中若隐若现,将试图组织防线的敌军压制在战壕边缘。水面上,破碎的舢板随波沉浮,倒映着被战火染红的夜空。
陈勒山的部队则深入河网密布的集镇,青石板铺就的狭窄巷道化作修罗场。战士们踩着湿漉漉的苔藓,在飞檐翘角的民居间辗转腾挪。突然一声枪响,碎瓦如雨点般坠落,某户人家的雕花窗棂被流弹击碎,屋内的青瓷花瓶应声而裂。双方士兵在逼仄的空间里贴身肉搏,刺刀与匕首的寒光在昏暗天光下闪烁,不时有人跌进两侧的河道,溅起大片浑浊水花。当陈勒山挥舞着德制毛瑟手枪,踹开一座祠堂的雕花木门时,战斗的硝烟己将整片街巷染成铅灰色。
暮色将冀中平原浸染成铁锈色时,冯宇翔麾下北阳军第十一师以及同样决定起义的北阳军第十西师的号角声撕裂了硝烟。一万六千余名起义官兵臂缠红巾,高举缀着红五星的新华军旗帜,如赤色洪流般自保城方向奔涌而来。这支刚接受新华军“外击列强,内除军阀”思想洗礼的部队,每个战士的子弹袋上都别着 “为全民解放而战” 的木牌,刺刀尖挑着的煤油桶里塞满浸透煤油的棉絮 —— 那是他们自制的燃烧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