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南方乱局带来的三年飞速发展(下)(第3页)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来临。昨夜进行交易的双方,又一次端起武器,眼神中充满警惕与决绝,朝着同样染血的枪口扣动扳机,仿佛那些暗中的交易从未发生。这种充满荒诞色彩的场景,在川省军阀混战的岁月里,如同茶馆里永不停歇的龙门阵,日复一日地上演着,见证着那个动荡年代的混乱与无奈。
渝城的军火市场异常火爆。商人的店铺里,各种武器琳琅满目,从步枪、机枪到手榴弹、迫击炮,应有尽有。交战双方的采购人员在这里讨价还价,商人则满面笑容地接待着每一位顾客,不管他们来自哪一方。对于商人来说,战争就是商机,只要能赚钱,他们才不管谁胜谁负。
除了这些地方,南方其他地区的混乱也毫不逊色。
羊城,原本是国民、革命的发源地,如今也沦为了军阀争夺的焦点。陈季堂的粤军与张法魁的部队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街道上,炮火连天,房屋被炸毁,百姓们流离失所,纷纷逃往乡下避难。粤军凭借着地理优势,占据了城内的一些重要据点,张法魁的部队则在城外不断发起进攻,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桂林一带,李综人的桂军与沈红鹰的部队为了争夺地盘,也打得不可开交。桂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沈红鹰的部队则人数众多,悍不畏死。在桂林的山区里,双方展开了游击战,今天你占了这个山头,明天我夺了那个隘口,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山区的百姓深受其害,他们的粮食被抢,房屋被烧,生活苦不堪言。
闽都的局势同样动荡不安。杨树庄的海军与卢兴邦的陆军在这里发生了冲突。海军的军舰在闽江上下游弋,向岸上的陆军阵地炮击;陆军则在岸边架设起大炮,还击海军的军舰。闽江两岸的工厂和村庄被炮火摧毁,大量的平民伤亡,江面漂浮着各种杂物和尸体,景象惨不忍睹。
这场持续三载的南方内斗,如同沸腾的熔炉,将长江以南地区彻底搅动得动荡不安。翻开泛黄的《申报》旧档,那密密麻麻的铅字记载着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1924-1927 年这三年间,南方大地烽烟西起,23 次大规模战役接连爆发,战火所及之处,11 省铁路遭受重创,600 多公里铁轨扭曲变形,成为废铁;广袤的农田失去往日生机,荒芜面积超过 300 万亩,原本的良田沃土,如今杂草丛生。
交通命脉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江城至金陵的黄金航线被迫停摆。昔日汽笛长鸣、三日可达的航程,如今只能绕道香港,商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辗转半月,方能抵达目的地。而这场南方的混乱,却意外地成为北方新华军发展壮大的契机,在战火纷飞的间隙中,他们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崛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