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新华军的腾飞(三)(第3页)

 操作台上,技术人员们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仪表盘,手中的笔在记录本上飞速移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数据。他们身后的巨型显示屏上,生产参数如跳动的火焰,实时更新着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这一刻,这些跳动的数据不仅记录着钢铁的诞生,更见证着华夏钢铁工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与此同时,百公里外的本溪炼钢厂被刺目的灯光穿透夜色。全新引进的电弧炉正在进行高速工具钢试炼,3000c的高温下,液态金属如沸腾的岩浆般剧烈翻滚,紫色电弧在操作间肆意游走,将整个空间映照得亮如白昼。赤红的钢水映照着工人们紧绷的脸庞,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仪表数据,每一次参数波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当第一炉 hss 钢水成功浇铸的那一刻,现场爆发出一阵压抑己久的欢呼。奉天机床厂的工程师们得知消息后,连夜驱车赶来。这种含钴量达 8% 的高性能钢材,将成为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的关键 —— 它能让国产精密车床的加工精度从 0.01 毫米跃升至 0.001 毫米,这看似微小的差距,却是无数科研人员和工人日夜奋战的目标。 

 炼钢工人们抹着额头的汗水,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们深知,眼前这些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钢锭,不仅是工业生产的材料,更承载着民族工业崛起的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每一滴汗水、每一份努力,都在为华夏制造业的腾飞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