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舰队出击,全歼鬼子援兵(下)(第3页)
金陵和厦门的恐慌情绪迅速蔓延。金陵城内的富豪们开始想方设法逃离,外国租界的领事馆外排起长队,申请避难签证的人络绎不绝。银行门前更是人山人海,挤兑风潮愈演愈烈,金陵政、府发行的纸币一夜之间贬值三成。常、凯申不得不下令实行军事管制,枪毙了几个带头挤兑的商人,但依旧无法遏制人心惶惶的局面。
闽省沿海的倭军和汪伪军则忙着在滩头构筑防御工事,铁丝网和地雷阵沿着海岸线铺开,重炮被拖到制高点,炮口首指大海。但士兵们士气低落,私下里流传着 “新华联军舰队天下无敌” 的传言,不少汪伪军士兵开始偷偷向北方传递投降意向,希望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常、凯申在总统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将领们愁眉苦脸地围坐一圈,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弥漫着绝望的气息。“委员长,金陵外围防线太长,我们兵力不足啊!” 第三军军长站起来哭诉,“部队连续作战半年,减员严重,弹药也快耗尽了。” 常、凯申重重一拍桌子:“弹药不足就用刺刀!兵力不足就组织民团!谁要是敢后退一步,军法处置!” 他指着墙上的孙先生画像,声音带着哭腔,“总理的三民主义,难道要毁在我们手里吗?”
汪晶畏则在厦门召开所谓的 “国民大会”,邀请当地士绅和商会代表参加,试图稳定人心。但会场上嘘声不断,一位老商人颤巍巍地站起来:“汪主席,倭国人靠不住啊!还是早做打算,与北方和谈吧!” 汪晶畏脸色铁青,当场下令将老商人逮捕,会场顿时一片死寂。这场闹剧般的大会最终不欢而散,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了他依附日寇的真面目。
当夜幕降临时,金陵和厦门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常、凯申站在总统府的露台上,望着远处防空炮火划破夜空,喃喃自语:“难道天要亡我?” 而在厦门的倭军司令部里,汪晶畏看着墙上的倭国国旗,眼神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这条依附日寇的道路,最终会走向何方。黄海海战的余波,正在改变着整个华夏的战局走向,而新华联军的铁蹄,己经开始向着南方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