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龙腾五年:新华帝国的跨越式发展与军事革新(四)(第2页)
f - 15 侦察机的列装使新华军具备了全天候、大范围的侦察能力,每个侦察机大队配备 12 架 f - 15 侦察机,可对敌方纵深目标进行持续监控。在与雷达部队的协同演练中,侦察机与雷达数据的融合处理时间缩短至 30 分钟,大幅提升了情报时效性。·幻\想-姬¨ ¢最/薪`章+截¢庚~辛-快^
陆航部队作为新兴的作战力量,在这五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1932 年,新华军陆航部队正式列装了加装 20 毫米航空机炮的 h - 13 首升机和米 - 1 首升机。h - 13 首升机作为轻型武装首升机,最大起飞重量 1.2 吨,最大飞行速度 160 公里 / 小时,续航时间 2.5 小时,除配备一门 20 毫米机炮外,还可挂载 4 枚航空火箭弹,主要用于近距离火力支援和战场侦察。
米 - 1 首升机则是一款多用途首升机,最大起飞重量 2.3 吨,最大飞行速度 180 公里 / 小时,续航时间 3.5 小时,加装了两挺 7.62 毫米机枪和一门 20 毫米机炮,火力配置更为强大。该机型具备在复杂地形起降的能力,可伴随装甲部队前进,提供实时火力支援,在模拟对抗中对敌方步兵阵地的压制效率是传统火炮的 3 倍。
同年,陆航部队还入列了米 - 1 改装版运输首升机,拆除了武器系统,加装了货舱和座椅,可搭载 8 名士兵或 1.2 吨物资,最大航程 400 公里。运输首升机的列装使陆军实现了 “蛙跳” 战术,能够快速部署兵力至敌方侧翼或后方,在 1933 年的华北演习中,运输首升机部队成功将一个步兵连投送至 “敌方” 防线后方,展示了强大的战术灵活性。
为保障陆航部队的作战效能,新华军建立了完善的首升机维护体系和飞行员培训机制。在全国范围内修建了 50 个首升机起降场,每个陆军师配备一个首升机中队,包括 6 架武装首升机和 4 架运输首升机。飞行员培训采用模拟器与实机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学员需完成 200 小时的飞行训练才能结业,确保具备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