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亡夫留下了不少财产(第2页)
“准备好东西,我们自己回门。”
张嬷嬷听得楚明昭提过娘家境况,备下的回门礼便格外贴合楚家情形,既显贵重,又处处透着周全心思:
给楚老爷子的礼最是用心,一只乌木匣里盛着一套银针,针身细如发丝,却是足银打造,针尖圆润光滑,刻着极细的刻度——这是太医院专供的“九转银针”,寻常医馆难得一见,最合老爷子行医之用。)?微)趣:·小¢说}1t {?首÷发¨-
旁侧配着一本蓝布封皮的古医书,是前朝御医手写的《脉案精要》,里面夹着几张老爷子念叨了许久的绝版药草图,边角都用锦缎包了边,看得出是精心寻来的。
给楚言凛的则是一管玉笔,笔杆是上好的和田青白玉,雕着缠枝莲纹,笔头是山兔毫掺了少量紫毫,写药方最是顺滑;笔旁放着一枚银质药碾,碾槽打磨得光润无棱,碾轮上刻着“仁心”二字,底下还衬着块防滑的紫檀木垫。
知道他在太医院当值,日日与药材、药方打交道,这些物件既实用又体面。
给叔叔的礼不算张扬,却合他衙门杂役的身份:一套青布褂子,用的是耐穿的贡缎,针脚扎实,领口袖口都加了衬里;还有一双皂靴,靴底纳了千层底,鞋面涂了防潮的桐油,最适合他日日跑腿办事穿。
给婶婶的是一对银镯子,镯身不算粗重,却錾着“福禄”二字,配着一只漆盒,里面装着两匹中等成色的湖蓝细布,既不算寒酸,又没太过贵重让她觉得烫手,分寸拿捏得正好。
给堂弟的是一摞新出的《论语》注本,封面是上好的竹纸,内页用的是不易虫蛀的黄麻纸,还夹着一方砚台,是端州出的绿端,虽不算极品,却比寻常学子用的强上数倍;
给在安王府当差的堂妹,则备了一对银镏金耳坠,样式简单却精巧,还有一盒香粉,是京里“凝香阁”的上等货,盒子上贴着防潮的锡箔。
知道她在王府当差,体面些总没错。
最后还备了两筐吃食:一筐是江南运来的新茶,用锡罐封着,茶香醇厚;另一筐是各色点心,有楚老爷子爱吃的杏仁酥,哥哥喜欢的椒盐饼,还有给堂弟堂妹的蜜饯果子,装在描金的竹篮里,盖着红布,看着喜庆又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