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谋划重新夺回永昌县城(第2页)

 即使得到了大量的战马,也没有足够的人员来训练和使用它们。而且战马的饲养和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维持大量战马的生存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草料。与其让这些战马成为特战团的负担,不如让它们留在马家军那里寄养。 

 想到这里,孙钰青迅速喊来刘利云和杨朝里,一同商讨战斗计划。当刘利云和杨朝里得知孙钰青要攻打永昌县城的想法后,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小?税,宅. ·冕*废·悦?黩, 

 一方面,他们为有机会获取物资、增强部队实力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不免有些担心。 

 此时特战团在马家军后方隐蔽休整,对于伤员的恢复十分有利,若贸然出击,可能会打破现有的相对安稳局面,给部队带来新的风险。 

 然而,他们也深刻领悟到孙钰青游击战的精髓——“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 

 攻打永昌县城正是在合适的时机主动出击。当下特战营的枪支和马匹数量严重不足,若能通过这次战斗缴获物资,将大大改善部队的装备状况。于是,两人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孙钰青的计划。 

 孙钰青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身边的刘利云和张朝里。刘利云听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孙钰青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他也担心这样的行动会带来一些风险。 

 他说道:“军长,攻打永昌县城,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与马家军主力正面冲突,但如果被他们发现我们的行动,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孙钰青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有风险,但这是目前我们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也是变相的围魏救赵,帮助西路军总部的部队了。“ 

 “当然我们不能再和马家军硬拼鏖战下去,必须想办法保存实力。只要我们行动迅速,出其不意,就有可能成功获取我们所需的物资。” 

 杨朝里和刘利云听了孙钰青的解释,最终还是认同了他的想法。刘利云和杨朝里也提出了具体的兵力部署建议。 

 他们认为,要将特战一营和特战二营的特战一连、特战二连,总共西个特战连的兵力全部派遣上去,这样可以尽快结束战斗。 

 这西个特战连是特战营的精锐力量,战斗力强、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还要增派一部分三连的兵力。 

 永昌县城面积较大,马家军民团在此驻扎,必然占据了一些关键位置,物资储备也可能分散在不同地方。 

 增派兵力可以确保全面控制县城,在将那个民团全部歼灭后,更有效地缴获物资,同时便于及时撤离。 

 孙钰青认真听取了他们的建议,点了点头。他深知这次战斗的重要性,也明白兵力部署的合理性。 

 西个特战连加上部分三连的兵力,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对永昌县城的民团形成压倒性优势。 

 但同时,他也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轻心。虽然民团战斗力相对较弱,但他们熟悉当地百姓,可能会利用一些百姓进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