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侦查武威县城(第3页)

 街道两旁,酒馆、饭馆、粮铺、当铺、牲口交易的门庭大开,欢声笑语从里面不断传出,即便是那些青楼,也照常营业,热闹非凡。 

 这种开放的景象,与之前红军驻扎的永昌县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钰青心中十分清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根源,在于马家军在整个甘青地区根深蒂固的势力,毕竟六分之一的甘青民众就是民团分子之一,他们与当地民众拖亲带故,有着红军所无法具备的天然亲和力。 

 但孙钰青坚信,这种局面不会一首持续下去,未来,红军一定能够赢得甘青民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只是这需要时间和努力。 

 孙钰青一边走着,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店铺。当他路过那些卖蔬菜的店子、卖肉脯的店子和粮食的店子时,眼神中透露出特别的关注。 

 他深知,对于西路军特战团来说,物资的供应至关重要。尤其是油盐酱醋茶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在战争时期却是维持部队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保障。 

 他走进一家卖油盐酱醋的小店,店主是一位和蔼的中年男子。孙钰青笑着和店主攀谈起来,询问着各种物品的价格和质量。 

 店主老板热情地介绍着,孙钰青则不动声色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各种物品。他从怀里掏出大洋,仔细地数着,然后递给那店主。 

 而那店主接过大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赶忙将物品一一打包好,当然这些物品被孙钰青拿到无人的角落后,立刻的收取到空间里。 

 接着,孙钰青又来到一家蔬菜店。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应有尽有。 

 孙钰青仔细地挑选着,和店主讨价还价。最终,他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了店里大部分的蔬菜。 

 他要求店老板将那些蔬菜全部装到大麻袋里,然后孙钰青一次一次地将蔬菜一麻袋一麻袋地运走。 

 虽然这些店子的存货有限,但经过孙钰青连续多次的购买,还是将店里的蔬菜清理一空。 

 在购买粮食时,孙钰青同样十分谨慎。他不仅关注粮食的质量和价格,还询问了店主粮食的来源和供应情况。 

 他知道,粮食是部队的生命线,必须确保供应的稳定和安全。他与店主达成了长期供货的协议,并且提前支付了一部分定金。 

 同时还有五金店,服装店、鞋店、肉行、家具店、被褥、以及油、盐、酱、醋、茶、酒行等各种店铺,孙钰青往往借助各种购买借口,将那些店里的物品几乎全部购销一空。 

 除了购买给特战团准备的各种生活物资,孙钰青还特别关注到了媳妇陈淑娥的情况。想到陈淑娥在未来七个月内有可能生下宝宝,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