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甘青宁民众基础弱的原因(第2页)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民众在心理上对马家军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不敢轻易反抗他们的统治。
而西征军在河西走廊出现的时间才不过短短的三个月,在一个县城里停留的时间最长也不过一个月。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让民众了解红军的宗旨和理念,认识到西征军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战,是真正为他们谋幸福的队伍,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奇¢中\文.徃/ ^勉¨沸¢跃/黩,
民众们对西征军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看到的只是一群穿着军装、带着武器的陌生人,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更不知道他们的到来会给这片土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孙钰青看着那些冷漠的民众,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惋惜。他知道,这并不是民众的错,而是长期的压迫和洗脑让他们失去了对正义和真理的判断。
他多么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了解这些民众的生活,去宣传西征军的理念,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西征军是他们的朋友和亲人。
为了让民众对西征军有一个好的印象,西征军的战士们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每到一处,都会帮助当地的民众干活,如耕种土地、修缮房屋等。
有一次,一位老大娘的房子在一场暴风中被损坏,西征军的战士们得知后,立刻放下手中的任务,来到老大娘家,帮助她修缮房屋。
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把房子修好了。老大娘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这样的事情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民众仍然对西征军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孙钰青知道,要想真正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决定,让西征军的战士们更加深入地走进民众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加大对西征军理念的宣传力度,让民众们知道,西征军是为了推翻封建军阀统治,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战斗的。
然而,时间不等人,马家军不会给西征军太多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他们不断地对西征军进行围剿和追击,使得西征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孙钰青只能无奈地做出决定,暂时放弃与马家军在各个县城的正面交锋,带领部队继续在河西走廊上进行游击作战,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在艰难的处境中,孙钰青并没有失去信心。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们会逐渐开化,认识到西征军的好处。
到那时,他们自然会站在西征军这边,给予西征军支持和帮助。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河西走廊上,民众们纷纷加入西征军的队伍,与战士们一起并肩作战。
他们骑着骏马,手持武器,在广袤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共同为了自由和幸福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