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诛十族(第2页)
“历史记载,吕氏于洪武十年十一月生下太子次子朱允炆。
咦!
太子妃常氏在洪武十一年十一月生下朱允熥的当月,病逝而亡。
接着,吕氏便被册封为太子妃。
西年后,朱雄英早夭。
一切看上去都好正常......个鬼啊!
吕氏刚生下儿子,次年,朱允炆一岁,孩子长成了,常氏就因为生子而死。
那可是常遇春的闺女。
武将的女儿。
因为生子而死?
你要说是头次生产还有可能,可第二次?
宫里的一群太医都是吃素的。?l?a,x!s^w¢.*c¨o,m^
还有一个疑点,常氏死后,次子朱允熥被吕氏抚养。
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什么。
懦弱,缺乏主见。
那朱雄英呢!
温和聪慧,深得朱元璋喜爱。
那我们就有疑问了。
为什么被亲生母亲抚养长大的朱雄英会得如此评价,而作为常氏和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熥,在被吕氏抚养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懦弱无能的孩子呢!
要知道,他的外祖父是常遇春,大明武将巅峰。
他爷爷是朱元璋,爹是太子朱标。
按照遗传学原理,这实在说不通啊!
一家子能人干将。
偏偏朱允熥一被人提起,就什么都不像样。
而朱元璋在朱标病亡后,只能选择让朱允炆继承皇位。
你们大明不能因为开国皇帝是个要饭的,没啥见识,就相信后院无宫斗。”
【大汉明珠:朱元璋是要饭的?】
沉浸在后宫争斗里的人们顿时瞪大双眸,“这......乞丐也能当上皇帝了。”
赵一清点头,继续讲,“朱允炆继承皇位后,深受儒家文臣影响。
这个人吧!
他不像汉武帝和其他皇帝,只是把儒家当做一种维护统治的工具。
而是深深地相信以方孝孺为首的儒家学者。
并且,在他们的建议下。
朱允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老朱家的藩王很多都不干人事。
像秦王朱慡,收买金银,导致封地百姓苦不堪言,生活穷窘;鲁荒王朱檀,沉溺女色,修炼丹药......
藩王成了社会上的蛀虫,给社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也是后期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赵一清停顿了下,喝口水润润嗓子,“可谁家好人削藩一下子想要一步到位啊!
汉文帝都不敢这么干!
汉武帝绞尽脑汁,也只是推出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
他一个刚出茅庐,皇位都没坐稳的小皇帝。
在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大臣的辅佐下,削藩那是轰轰烈烈地展开。
一年的时间,先是周王朱橚被废,流放云南。
接着湘王朱柏被指控谋反,自焚而死。
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相继被废为庶人。
燕王朱棣实力最强,朱允炆便削弱朱棣的护卫兵力,又派官员监视,甚至把他三个嫡子安置在金陵城。
朱棣装疯卖傻想要逃过一劫。
据野史记载,他为了摆脱建文帝的疑心,当着封地所有人的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