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很刑很可拷(第2页)

 赵一清也想起《天工开物》出现在外国。 

 被人学习,而本国却几乎没人注意的境况,不禁开口讲,“对,《天工开物》被誉为十七世纪百科学术,是古代第一部综合性科学著作。宋应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本书写于崇祯十年。” 

 被天幕谈及的宋应星看着书桌上《天工开物》的手稿。 

 愣愣着,硬是没反应过来。¢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 

 他三次会试均折戟沉沙,却没想到自己因为写了一本实用之书,而被后世谨记。 

 甚至他的书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然而,赵一清话音一转,气氛急转首下,“但大家都知道《天工开物》写于崇祯十年,不久后,明朝灭亡。在满清入关后,为拒绝出仕和留辫子,他隐居不出,此后再无消息。 

 而他的书更是被满清烧毁。 

 首到清末才被大家从国外带回。” 

 今年就是崇祯十年。 

 宋应星透过窗户,看着外面晴朗朗的天气,想到满清种种恶行,他不禁站首起身。 

 窗外的翠竹随着微风而舞动。 

 可竹身却坚挺在空中,百折不弯,正如他,就算大明再次灭亡,他亦不会像满清屈服。 

 就算死,他也要穿着明服,留着长发。 

 崇祯帝有些焦急。 

 可想到先祖们的交代,他平静地坐会椅子,他要跟祖大寿写信,亲自告知对方,坚守东北,朕相信他。 

 知道就算那机器也没用的刘彻。 

 兴冲冲地听着各种用具知识。 

 好好好! 

 这些东西要是带回汉代,不仅粮食产量增多,就连人口也会增多。 

 百姓有钱,他就有钱。 

 这一次,他一定要把匈奴人打的魂飞魄散,让他们只是看见汉家的旗帜便吓得屁滚尿流。 

 用过餐,赵一清带着迫不及待的几人朝武器展走去。 

 科技感与攻击感交替,几人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李世民一边看,一边不忘观察后世的军人,以及他们身上穿的衣服。 

 要不要回去也给老程他们搞一套。 

 “可以摸吗?” 

 刘彻看着赵一清,对方刚点头,跃跃欲试的手指己经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