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三次考试开始(第2页)
柳宗元他们知道,天幕曾提起过。
可《种树郭橐驼传》?
谁能告诉他们原文是什么!
打败他们的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些文章。
【12、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献子向子大叔咨询如何对待王室之事,子大叔认为王室动荡......】
终于看到自己熟悉的,众人纷纷摩拳擦掌,鼓足干劲。·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
然后便看到请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岂不是在为难他们。
现代汉语是什么?
大白话吗?
为何这也需要翻译。
倏而,《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篇名出现在大家眼前。
再仔细一看,作者王安石。
写的挺好。
可王公,尾联丰富了诗歌情感内涵,所以您当时究竟想了什么。
能否给大家说上一说。
很快,来到古诗词默写。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可秦观是谁?
就连苏轼都瞧着《鹊桥仙》三字一头雾水,要不,他现场作一首?
而且,他提笔又停下。
看着右边的图画,荷花,难道是周敦颐的《爱莲说》?
还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大家都是愁眉苦脸。
而萧何和张良更是默默算着丢失的分数,朝代在前面,这对他们太不利了。
此次的考试,恐怕只有明朝的文人们笑的开心。
秦观的《鹊桥仙》,读过。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读过。
加分,都是加分。
看着宋濂一众大臣笔锋不断的架势,朱元璋眼前似乎出现成堆成堆的奖品。
此时,张居正、高珙等一众官员也奋笔疾书。
对于他们来讲,这种类型的考试简首可以称得上小儿科。
但考好,考高。
还是需要好好努力的。
终于,大家看到了最后的内容,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看着上面的三段文字,大家蹙眉思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