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秒针下的囚徒

车间里,光与影的界限被切割得如同刀锋般锐利。

雪亮的碘钨灯光汇成一道光柱,精准地倾泻在C6140车床的三米导轨之上,将那片方寸之地变成了一座孤岛般的舞台。

舞台之外,是无边的昏暗与沉寂,几道从污浊天窗透入的微弱晨光,根本无力驱散这钢铁森林中的浓重阴影。

所有人都成了观众,或者说,成了囚徒。

他们被囚禁在这片阴影里,唯一的使命,就是等待。

钱德禄便是那舞台上唯一的演员。

他佝偻着背,整个人的重心都压在那柄不足一指宽的刮刀上,姿态虔诚得像个匍匐在神坛前的信徒。

然而,他此刻的动作却毫无美感可言,甚至带着一种与时间搏命的狰狞。

“噌噌噌”刮削声不再是之前那般悠扬顿挫,充满了艺术家的从容。

它变得短促、急切而又冷酷,像一台永不停歇的节拍器,以一种不容置疑的频率,疯狂地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

每一刀的推进距离,每一刀的切削深度,都经过了最冷酷的计算。

曾经那种随心所欲、追求“燕尾斑”完美形态的灵感迸发,被彻底压制了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效率的极致追求。

他必须在一百二十分钟内,将这片指定区域的接触点精度,提升到图纸要求的最低标准。

多一分艺术,就少一分时间。

汗水顺着他额角的皱纹汇成溪流,无声地滑落,但他甚至没有余力去抬手擦拭一下。

他的双眼死死锁定着刀锋与铁轨接触的那一瞬间,瞳孔中映着金属翻飞的银光,整个世界都被压缩成了那条不足一厘米的战线。

阴影中,孙大海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蛮熊,焦躁地来回踱步。

他那双蒲扇般的大手攥了又松,松了又攥,目光时不时地瞟向墙上那只老旧的挂钟。

时间的流逝对他而言,不再是窗外天色的变化,而是那根细长秒针每一次令人心烦意乱的跳动。

他的战场,那座刚刚改造完毕的冲天炉,像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静静地蛰伏在黑暗里,等待着被唤醒的号角。

可号角,偏偏要等到九点整才会吹响。

赵立本则显得安静许多。

他坐在一张小马扎上,面前摊着一本笔记,手里握着一支铅笔。

他正在那张手绘的“温度电流”曲线上,进行着最后的修正与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