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鬼见愁(第2页)
“所以,”
路承舟接过了他的话,目光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我们就必须找到一个,不把王德发的命令当回事,甚至连马恒的账都不买的人。”
江建国猛地一怔,他像是瞬间明白了什么,瞳孔骤然收缩。
“你是说……”
“t68卧式镗床,是六年前从西德进口的精密设备,当时整个红星厂,只有一个人的技术能通过德方专家的考核,被允许独立操作这台机器。”
路承舟的语速不快,却像是在讲述一个早已烂熟于心的故事,“这个人,脾气古怪,性格孤僻,从不参与车间的任何集体活动,甚至连马恒这个车间主任的会,他都敢说不去就不去。”
“他只听从两个东西的指令:一个是图纸,另一个,是他自己。”
路承舟转过头,迎上江建国那写满了震惊的目光,一字一顿地说道:“江总,我想去找机加工车间一组的,归师傅。”
“归鸿。 ”
当“归鸿”这个名字从江建国口中吐出时,他的表情变得异常复杂,既有看到一丝曙光的振奋,又夹杂着更深层次的、仿佛触碰到了什么禁忌般的凝重。
“你竟然连他都知道了。”
江建国苦笑着摇了摇头,看向路承舟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怪物,“小路,你来厂里才多久?我感觉这红星厂里,就没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图纸,更要了解实现图纸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设备,也包括人。”
路承舟平静地回答。
“说得好。”
江建国赞许地点了点头,但随即,他的眉头又紧紧锁起,“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归鸿这个名字,在机加工车间,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绰号。”
“鬼见愁。”
“什么?”
路承舟微微一愣。
“鬼见愁的‘鬼’。”
江建国解释道,“意思就是,连鬼见了他都要发愁。这个人,是整个红星厂最顶尖的、也是最难缠的匠人,没有之一。”
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语气中带上了一丝追忆。
“他的技术,没得说,是真正的国宝级。当年那台t68,德国专家调试了半个月,精度都达不到出厂标准,断言是运输途中受损。所有人都束手无策,是他,把自己关在车间里三天三夜,硬是用几块磨刀石和一双肉手,把导轨上那千分之二毫米的误差给活活磨平了。从那天起,那台机器就只认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