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宗师的考卷(第3页)

这是第一个问题,尖锐,直指要害。

“用多触点感应线圈阵列。”

路承舟对答如流,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遍,“根据缸体不同部位的壁厚和散热速率,通过调整每个触点线圈的电流和加热时间,建立一个非均匀的动态温场,最终实现目标区域的均匀受热。”

归鸿的眼角,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好!就算你能解决加热问题!”

他紧追不舍,语速越来越快,“退火之后,基准面必然会产生微量变形,你后续工序的找正基准,以哪里为准?原来的基准面已经不可信了!”

“以主轴承孔为基准。”

路承舟的声音依旧平稳,“主轴承孔是刚性最强的结构,热变形量最小,也最容易预测。我们可以在首次粗镗时,预留出两个工艺定位孔,以此作为二次加工的绝对基准,从而修正基准面的变形误差。”

“那刀具磨损带来的加工误差呢?这么长的工艺链,累积的误差足以让最后一个孔的精度彻底报废!”

“每完成三个关键尺寸的加工,就用激光准直仪重新校对一次刀库坐标。我们不做相对加工,我们只相信绝对坐标。”

“如果铸件内部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缩孔,在高强度的镗削下,刀尖突然崩裂,怎么办?”

“我们设计的安全冗余,是正常标准的1.5倍。而且,在每一道关键工序前,都会用超声波探伤仪对加工区域进行预扫描。任何大于0.2毫米的缺陷,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问答之间,如电光石火。

归鸿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锋利无比的解剖刀,从最刁钻、最致命的角度,剖向这份工艺图纸的心脏。

而路承舟的每一个回答,都像是一面用数据和理论锻造的、坚不可摧的盾牌,将所有的攻击,都分毫不差地挡了回去。

整个工作区域,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一问一答的声音。

江建国站在一旁,早已听得目瞪口呆,心神俱骇。

他这才明白,自己所以为的“完美图纸”,在真正的宗师眼中,竟然还隐藏着如此多致命的陷阱。

而路承舟,这个年轻人,却早已在陷阱的下方,铺设好了坚实的地基。

终于,归鸿问完了最后一个问题。

他死死地盯着路承舟,胸口剧烈地起伏,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震惊、怀疑、欣赏、狂热……

无数种复杂的情绪在交织、在碰撞,最终,化为了一片死寂。

他沉默了。

良久,良久。

他缓缓地,将那份图纸,小心翼翼地,重新叠好。

那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他将图纸递回路承舟面前,嘶哑地,说出了一句让江建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话。

“图纸,我判完了。”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明天早上八点,把你们那块‘烂铁’,吊到我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