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铁水的温度(第2页)
没有第三条路。
……
铸造车间的空气,比工装设计室更加灼人。
巨大的熔炉如同沉睡的火山,发出沉闷的轰鸣,将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橘红色的光晕。
空气中弥漫着焦炭的气味、金属的腥气,以及一种更特殊的、属于失蜡法工艺中蜂蜡燃烧后的独特香气。
江建国通红的双眼死死盯着面前那个刚刚从砂箱中取出的石膏模具。
模具的表面,因为高温而呈现出一种灰败的、脆弱的质感,上面布满了细小的裂纹,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彻底碎裂。
他身边的几个老师傅,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已经失败了两次。
第一次,因为对蜡模的雕刻精度不足,铸出的齿轮形态模糊,根本就是一坨废铁。
第二次,他们改进了蜡模,却在浇筑时因为铁水温度控制不当,导致模具炸裂,功亏一篑。
这是第三次。
也是他们材料储备能支撑的最后一次尝试。
“开模。”
江建国的声音沙哑得如同两块生锈的铁片在摩擦。
一名工人拿起铁钳,小心翼翼地夹住石膏模具的一角,另一人则用锤子轻轻敲击。
“咔嚓。”
一声清脆的裂响。
石膏外壳应声而裂,露出了里面那块依旧呈现出暗红色的金属。
所有人的心,都在这一刻提到了嗓子眼。
随着石膏块被一片片剥落,那个凝聚了他们一夜心血的刻度盘,终于露出了它的真容。
它通体暗红,表面粗糙,布满了铸造留下的瑕疵。
但是,它没有裂。
外圈那排米粒大小的精密齿轮,虽然形态还很粗犷,却奇迹般地保持了完整的形状,一个都没有崩坏!
成功了!
至少,在铸造成型这一步,他们成功了!
“好!”
铸造主任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地大吼一声,粗壮的手臂猛地一挥。
周围的工人们,也爆发出了一阵压抑许久的欢呼。
这小小的、不起眼的铁疙瘩,是他们从“不可能”的绝壁上,硬生生抠下来的一块胜利!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冷静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
“欢呼早了点。”
众人闻声回头,只见路承舟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那里,正冷眼看着那块刚刚出炉的刻度盘。
他走上前,无视了那依旧灼人的高温,直接从旁边的工作台上拿起一把卡尺。
他没有去量那些齿轮,而是卡住了刻度盘的内孔和外圆。
片刻后,他放下了卡尺。
“收缩率计算有误。”
他淡淡地说道,“整体尺寸,比图纸小了百分之三。热处理之后,这点误差会被进一步放大。”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江建国和一众老师傅那瞬间僵硬的脸。
“这是一个废品。”
一句话,如同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
刚刚还洋溢着狂喜气氛的车间,瞬间坠入冰窟。
铸造主任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想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路承舟说的是事实。
他们只顾着攻克齿轮成型的难关,却忽略了最基础的铸件收缩率问题。
江建国的身体晃了晃,他扶住身旁的工作台,才勉强站稳。
巨大的疲惫与挫败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这……这是失蜡法的第一次尝试,我们对收缩率的经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