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击碎神龛(第2页)

他只是抬起眼皮,平静地看着眼前这个暴怒的、如同护食的野兽般的老人。

“你的经验,很有价值。”

他开口了,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进行一场学术研讨。

“但它,并不完整。”

周桐的怒吼,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他愣住了,他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对方非但没有退缩,反而用一种居高临下的、仿佛老师在点评学生般的口吻,对他做出了“评价”。

路承舟没有给他反应的时间。

他将手中那份刚刚从德文资料里翻译出的摘要,缓缓展开。

那上面,没有复杂的图纸,只有一行行密密麻麻的、由数据和术语构成的表格。

“你说得对,常规的热处理工艺,确实无法达到这个要求。”

路承舟的目光,落在那张纸上,“因为你们所谓的‘工艺’,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伸出一根手指,点在表格的第一行。

“你们只知道加热,却不知道,在920摄氏度到950摄氏度的区间内,升温曲线的斜率,将直接决定奥氏体晶粒的初始大小。德国人的标准,是每分钟,十七度。你能做到吗?”

周桐的瞳孔,猛地一缩。

升温曲线?

那是什么鬼东西?

他烧了一辈子火,只知道把温度干到头!

路承舟的手指,移动到第二行。

“你们只知道渗碳,却不知道,渗碳效率的关键,在于炉内气氛的控制。你们用木炭和焦煤当渗碳剂,产生的是成分复杂、浓度极不稳定的混合气体。而德国人,他们控制的是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精确比例,他们甚至会向炉内,注入特定流量的丙烷气体,来制造‘活性碳势’。这个词,你听过吗?”

周桐的嘴唇,开始微微颤抖。

他一个字也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他感受到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的、冰冷而恐怖的精确性。

路承舟的声音,还在继续。

那平稳的语调,此刻在周桐听来,却比任何咆哮都更具冲击力。

“你们只知道淬火,要么进水,要么进油。却不知道,从九百二十度的高温,冷却到六百五十度的贝氏体转变区,这个过程,德国人称之为‘等温淬火’。他们不用油,也不用水,他们用的是精确控制了风速与流量的压缩空气。他们甚至计算出了,空气分子撞击在钢材表面时,带走热量的精确效率。”

他抬起头,目光重新直视着周桐那双已经从愤怒,转为骇然的眼睛。

“周师傅,你用你的眼睛去看火焰的颜色,去判断温度。而他们,用光谱分析仪。你用你的耳朵去听淬火的哀鸣,去判断硬度。而他们,用金相显微镜去观察晶体的结构。”

“你所引以为傲的‘经验’,在他们面前,就像一个部落巫师的跳大神,去对抗一支装备了雷达和巡航导弹的现代化军队。”

“你不是输在技术上。”

路承舟的声音,轻轻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在死寂的车间里回荡。

“你是输在,一个时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