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恪!你事发了!(第3页)

 每一步,仿佛都踏在李恪的心上,无形中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很清楚,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今天的板子是躲不了了。 

 他急中生智,狡辩道:“爹,那金乌晷上的王八是替袁天罡道长补全河图洛书!程伯伯陌刀开刃需以文气滋养......” 

 “放屁!” 

 李二气得额角青筋首跳,他就不明白了,自己不是这样的性子,杨妃恬静娴淑,他们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熊孩子? 

 若不是李恪的长相和他年轻时候一模一样,他都要怀疑点什么了。 

 李恪被吓了一跳,扯着长孙皇后绣金凤纹的裙角,夸张道:“母后救命!我爹要学汉武杀子了!” 

 “二郎息怒。” 

 长孙皇后娇嗔地看了眼李二,素手宠溺地轻抚李恪柔顺的发丝。 

 “三儿性子活泼,还只是个孩子,你又何必与他置气。” 

 接着,她将身后的李恪拉到身前,柔声道:“快向你父皇认错。” 

 一般这种情况,李二也只能无奈地放过被长孙皇后保护起来的李恪,顶多也就是私下只有二人时,低声嘟囔句“慈母多败儿”。 

 长孙皇后十三岁便嫁李二为妻,十多年来,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情比金坚。 

 唯一的分歧,就是对于李恪的管教。 

 李二也想不通李恪给他的观音婢灌了什么迷魂汤,即便是外界传言流入后宫,她也依旧偏袒李恪,认为李恪不过是性子活泼了些。 

 后来,李二也不愿在这事上花费心思了,李恪有“张良计”,他这位兵法大家还没有“过墙梯”了? 

 只要李恪犯错,就一顿收拾,不给李恪找保护伞的机会。 

 这也导致李恪对这位亚洲洲长、东半球话事人、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大唐皇帝陛下的敬畏心首线下降,父子俩斗起来乐此不疲。 

 李恪低着头,扭扭捏捏地朝李二认错。 

 对此,李二嗤之以鼻,接连冷笑道:“观音婢,你是不知道这臭小子又干了什么坏事,今日朕非得好好罚他,好让他知道天高地厚!” 

 长孙皇后迟疑道:“三儿不就是在三足金乌晷上刻了只王八,在程咬金的陌刀上写了首打油诗?” 

 不就是? 

 除了这小兔崽子谁敢做这些事? 

 李二火冒三丈:“观音婢,这逆子假借编纂《贞观异闻录》之名,诓骗宗室子弟押注赌斗!元景押上封地三年的赋税,元昌连王妃的嫁妆玉麒麟都输了!” 

 深吸一口气后,李二强行压住心中的怒火,正经道:“整整十万贯,李恪,你究竟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