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班底(第2页)

 然而,长孙皇后待他如亲子,他不愿长孙皇后伤心,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甚至有一段时间还故意讨好过长孙无忌。 

 当然了,也没有得到什么好脸色。 

 长孙无忌是李承乾、李泰的亲舅舅,李恪的身份又太敏感,虽然李恪无所谓,但是架不住老阴人满脑子的阴谋论。~优¨品,暁\税′王· \勉~肺^悦¨犊, 

 荥阳郑氏,五姓七望之一,是真正的大世家,单论影响力,皇室也望尘莫及,连皇室联姻也被对方拒绝过,几家只在内部通婚。 

 燕郡王李艺,原名罗艺,是隋朝虎贲中郎将,割据幽州,投降后,赐李姓,封异姓王。 

 他亲近隐太子李建成,李二派往军营拉拢他的亲信,李艺都可以无故殴打,与秦王一系素来不合。 

 李艺的叛变,应该是在贞观元年正月十七,那时李恪还向李二暗示过,然而却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如今看来,应该是某些时间节点出现了错误。 

 至于淮安郡王李神通,是李渊的堂兄弟,与李二向来友善,虽未参与玄武门之变,却自认功劳比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高。 

 李恪的指尖在宫墙浮雕的螭吻纹上划过,冰凉的触感首透心底。 

 “让李艺那边的钉子动起来,李艺想谋反,必然失败,退路应该在突厥,让益州那位动一动,拿着这个,他自会有兵马,一定要把燕云十八骑弄到手。” 

 李恪从袖中取出一枚青铜符节,上面的饕餮纹在暮色中泛着幽光。 

 这是开皇卫的信物,曾经是开皇的贴身护卫,杨广建骁果军后,这支军队逐渐被舍弃,转变成守护杨家的绝密卫队。 

 前朝覆灭后,杨广一脉尽被屠戮,只剩下杨妃与齐王杨暕的遗腹子。 

 开皇卫也一分为二,分别在暗中保护二人。 

 李恪发

现他们己经是两年前的事了。 

 很早之前,李恪就明白自己需要一个忠诚可靠的班底,一旦事与愿违,将会成为他的退路。 

 至于打造的方法,再简单不过,传销洗脑,塑造信仰。 

 大唐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读过书,愚昧无知,信奉神灵,李恪只是简单预言了几件小事,便被奉为神童。 

 玄武门之变后,李恪忽悠的信众将他称为谪仙人,彻底为他所用,并迅速壮大。 

 这件事看来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是有迹可循。 

 李渊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与神化统治,奉老子为祖宗,将道教提升到“本朝家教”的崇高地位,除胡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