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开始部署了(第2页)

 李恪抓起案上的镇纸,在长安舆图的渭水之畔重重一敲:“让人劫走燕云十八骑的家眷,送往益州,再找个机会放消息给燕云十八骑,李艺准备将他们的首级作为前往突厥的投名状。” 

 顿了一下,李恪稚嫩的嗓音里带着铁锈般的血腥气:“等家眷失踪的消息传开,就让说书人去茶馆讲讲颉利可汗屠城的旧事。*萝\拉′暁.说? ¢埂`歆·醉~全^一定要讲那些被削成人棍的突厥叛徒,尤其是...他们哀嚎三天才断气的细节。” 

 马周的手微微发抖,怔怔望着李恪。 

 他明白李恪的用意,他要渲染突厥的残忍,激发百姓对抗突厥的决心,特别是让燕云十八骑与跟随李艺的将士明白,一旦李艺去往突厥,他们将会面临何等处境。 

 然而,李恪只是九岁孩童,即便是谪仙人,这样的手段也让人感到......恐怖。 

 李恪也没有办法,李艺谋反与关中大旱重叠,他必须慎重,否则,一旦出现了任何差错,难免天下动荡。 

 反正己经准备用离间计了,也就无所谓手段的狠辣,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想了想,李恪接着道:“注意兰州动向,吐谷浑说不准什么时候也会犯我边境,给他们制造点乱子,省得上下蹦哒,等腾出手来,再收拾他们。” 

 马周猛然抬头,震惊道:“殿下己经知道了吐谷浑的异动?” 

 “该来的总会来,真是麻烦。” 

 李恪有些恼怒,“让吐蕃的商队散播瘟疫的谣言,试试能不能拖住他们。” 

 “应该还不够。”李恪自我否定,继续道:“提前布局吧,以物换他们的牛羊肉,对了,还有羊毛,他们喜欢乱跑,就把他们钉死在一个地方,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 

 马周眼中金光闪烁,一股浩然正气充斥书房,他瞬间就明白了李恪的意思。 

 中原大地为何一首收到外敌侵扰?

 究其原因,在于游牧民族的流动性。 

 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需要不断迁徙以寻找适宜的牧场,这种流动性使得他们在面对中原的稳定社会时更具侵略性。 

 灵活的骑兵有极高的机动性,而汉家子弟多以步兵为主,即便战而胜之,也无法彻底消灭隐患。 

 大汉面对匈奴,几乎打断外族的脊梁骨,但是,西晋时期,五胡乱华,塞外游牧民族又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