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长安要修缮
“咴咴咴......”
黑马发出惊呼声,有些恼怒地望着不当人子的三殿下。~卡.卡_暁·说¨枉. ¢庚¢辛/醉!筷!
李恪心情愉悦地走向群臣,主动进入那道无形的网罗之中。
他能感受到他们目光的灼热,可惜无力反天,与其受皮肉之苦,不如见招拆招。
“三殿下,老夫想向你请教一番以工代赈之事。”
房玄龄眼中有三分笑意,七分诚恳。
“啊?”
李恪眨巴着眼睛,迷惑地望着房玄龄。
倒不是他敷衍这位贤相,实际上他也只知道大概,说多了必然露馅儿。
杜如晦、魏征等大臣纷纷朝李二看去。
显然,他们也明白了这对父子的相处之道,想从李恪嘴里掏出点东西,还得李二出马。
谁家熊孩子谁收拾。
李二冷笑连连,李恪撅起屁股,他都能知道李恪放的是臭屁!
“李恪老实点,问你什么就答什么,别在朕面前装模作样,若是让朕满意,有条件也不是不可以谈。”
李恪眼前一亮,可以谈,那就能聊啊。
我李恪也能爱大唐!
房玄龄轻咳两声,说道:“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
李恪忽然指向太极宫方向,苦笑道:“房伯伯,您这是害苦了我啊,这话我该怎么答?”
李恪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他这一段话出自于《晏子春秋》。
齐景公时期出现大饥荒,晏子建议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但是齐景公不愿意,反而决定修建宫殿。\s.h′u?q·u?n′d_n¢s..^c,o·m-
晏子顺势而为,为灾民提供吃食与住宿,让他们来修建宫殿,并延长了工期,这样一来,既完成宫殿建设,也实现了赈灾目的。
先秦时期,管仲也曾言: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筴也。
在管仲看来,灾年修建宫室台榭不是为了观赏之乐,而是在实现国家的经济政策。
这算是最早的以工代赈的实例。
这些站在时代前沿的人精们显然是做足了功课,想到了一举两得之策。
李渊退位后,依旧占着太极宫,而李二身为帝王,却只能住在东宫。
如果李二没有想法,后来的李渊就不会搬到弘义宫,也就是大安宫。
现在无疑是一个契机,以工代赈,为李渊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李二能名正言顺的入主太极宫,同时也能治理灾情。
不过,这并不是李恪心中的最优解。
若是想加速大唐的强盛,基础设施更值得修建。
在场都是绝顶聪明之辈,瞬息间便明悟李恪心中的顾虑,不约而同地放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