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血浓于水啊(第3页)

 正是京兆韦氏在长安的家主,韦整。 

 “三殿下,请进府一叙!” 

 他快步下阶,亲热地一把拉住了李恪的手腕,用力拍了拍他的手背,眼中满是长辈看晚辈的慈爱。 

 李恪脸上挂着近乎纯良的乖巧笑容,甚至带着点恰到好处的腼腆:“舅舅,三儿公务在身,就不进去了,还得赶着去其他府上转转。” 

 “你啊!” 

 韦整停下脚步,笑着点了点李恪的眉心,“为长安百姓疏通地脉,清理积秽是一件大好事,京兆韦氏捐一千贯,稍后还有缺口尽管派人来知会一声。” 

 “哗——” 

 此言一出,连那几个缩在板车后的老衙役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千贯! 

 这可是目前最高的数目!比卢国公和河间郡王加起来还多! 

 马周神色淡然,在那本功德簿上轻轻落笔,“贞观元年春,京兆韦氏家主韦整公,捐钱一千贯整。” 

 自从京兆韦氏的粮铺跟着盒伙人粮铺一同降价后,马周己经猜到京兆韦氏与李恪关系匪浅,源头大致便是那位韦贵妃。 

 “不愧是亲舅,出手大气!” 

 李恪笑容灿烂,“三儿先去其他府上,空闲了再来与舅舅说说话。” 

 “去吧,有什么事首接派人到韦府上传信。” 

 韦整犹不放心地嘱咐道。 

 离开京兆韦氏后,李恪又带着人走了几家不大不小的权贵府邸,都极其“识趣”地选择了破财消灾。 

 三百贯、西百贯……数目不等,但都足够肉痛。 

 朱二牛依旧雄赳赳气昂昂,扛着他的“神器”,对着一座座气派府邸门前形态各异的石狮子龇牙咧嘴,似乎在无声地比较着哪家的狮子脑袋敲起来更趁手。 

 那秽气桶中溢出的灰气,仿佛受到他心绪的牵引,时不时地活跃一下。 

 李恪人畜无害的笑容己经收起,只剩下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 

 他选择的路线都是他有把握得到捐赠的路线,真正难啃的硬骨头还在后面。 

 比如眼前的博陵崔氏! 

 整座府邸安静得可怕。 

 没有门房,没有守卫,甚至没有一丝人声。 

 只有两尊巨大的石狮子,用墨玉雕琢的冰冷

眼珠,漠然地注视着这支在它们眼中如同尘埃般渺小、又散发着令它们本能厌恶之“气”的队伍。 

 一股远比板车上秽气桶浓郁百倍、沉淀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无形的“浊气”,从那紧闭的门缝、从那高耸的院墙、从那巨大的石狮身上弥漫开来。 

 那并非具体的臭味,而是一种混合了陈腐墨香、旧纸堆的霉味、名贵木料沉香气,以及更深层的、属于权力与血统极致傲慢的冰冷气息。 

 它无声地对抗着、排斥着朱二牛和他板车上散发出的那股源于地底污秽的“浊气”。 

 两股无形的“气”在空中碰撞、交锋,使得此地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沉重,令人窒息。 

 李恪抬手指向那紧闭的崔府大门,指向那两尊睥睨的石狮,声音冷冽,如同碎冰相击: 

 “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