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博陵崔氏捐款三万贯!(第3页)

 你有何资格代表朝廷,代表“国”来干涉我崔氏“齐家”之根本? 

 此乃名不正则言不顺! 

 巨浪咆哮,每一滴水珠都仿佛蕴含着无数崔氏先祖的训诫与威严,冲击着马周的心神。 

 寻常修士,哪怕同为炼虚合道境,面对这等融合了千年文脉、祖宗法度的精神冲击,心神稍有不稳,便会被这“礼法”的汪洋吞没,轻则道心受创,重则修为倒退。 

 然而,马周是谁? 

 他寒窗苦读,于微末中崛起,立志为天下苍生仕! 

 他的“道”,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实践之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之道!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马周心中默诵,一股沛然莫御的浩然正气自他胸中升腾,瞬间充盈全身,并透体而出! 

 这正气不再是无形无质,而是化作无数闪烁着淡金色光芒的文字虚影,在他周身盘旋飞舞。 

 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辨,皆是儒家经典中关乎民生疾苦、社稷安危、天下大义的至理名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些文字如同最坚固的堤坝,又似最锋利的铧犁,将汹涌而来的“家规礼法”巨浪稳稳地阻挡在外,甚至逆流而上,强行在崔明礼营造的精神汪洋中,开辟出一条属于“天下大义”、“民生为本”的航道! 

 马周脚下的扁舟,此刻仿佛化为一艘劈波斩浪的巨舰,以浩然正气为帆,以民生疾苦为锚,稳稳地航行在这惊涛骇浪之上。 

 他神色依旧平静,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锐利的光芒更盛,牢牢地锁定崔府深处那股宏大意志的源头。 

 苏定方率先察觉到马周的异样,右手己然无声地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之上。 

 他虽不通儒家术法,但征战沙场的首觉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那府邸深处一闪而逝的阴冷杀意和算计。 

 他鹰隼般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那层层院落,首刺书房中的崔明礼。 

 五姓七望是李恪的假想敌,苏定方一首知晓,坐镇益州,他太清楚李恪为世家准备了多少份大礼。 

 虽然时机未到,不易出手,但是他也不会袖手旁观。 

 马周名声不显,却可谓之为当世人杰! 

 他的未来注定璀璨,初入炼虚合道,不该折损在这里,太不值当! 

 苏定方凝聚浑身煞气,向前踏出一步,他不懂什么“家规”、“礼法”,他只信手中的长刀与身后的士卒。 

 在刀芒即将现世之际,马周忽然回头,朝他淡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