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何为“势”?(第2页)
他沉默着,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李恪,仿佛在掂量这个九岁孩童话语里蕴含的分量。
“说服?”
颜师古终于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褒贬,却带着一丝探究,“如何说服?世家重利,更重名望根基。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去填一条与他们利益未必相关的清渠?你凭什么?”
“凭...”
李恪卡壳了,他只需要制定大概的计划啊,具体细节需要马周来设计。!比/奇-中¢文¨王· ?最-鑫¢章/结?更~新~筷_
马周会意,立刻在廊下躬身,声音清晰而沉稳地接话道:“颜师容禀。学生马周以为,说服之道,在于‘名’与‘利’的转换。清渠疏浚,看似只利城郊农田与坊市排水,然其根本,在于保长安根基稳固,水道畅通,则漕运无虞,仓储充实,万民安泰。此乃大利于国,大利于社稷。世家立足长安,其根基亦系于此。此为其一利。”
他顿了顿,条理分明地继续:“其二,在于‘名’。清渠善捐,本是善举,可彰仁德之名。若能运作得当,使此善举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则参与之世家,其名望自会水涨船高。反之,若因一己之私而阻碍此等利国利民之善举,其名望必受损。博陵崔氏势大,或可承受一二,然其他各家,尤其是一些小世家未必愿为其火中取栗,担此污名。此为名之利,亦为名之害,利害相权,便是说服之机枢。”
颜师古听着马
周侃侃而谈,目光转向廊下这个衣着朴素却目光清亮的年轻人,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还有那名武将,己然入道,未来不可限量。
三儿是从何处寻得二人?
他微微颔首:“嗯。剖析利害,条理清晰。此策…倒也算立足根本,不失为可行之道。”
他目光又转回李恪,“尚可,虽借了他人之智,但能纳谏,亦算长进。其三呢?速速讲来。”
得到先生一句“尚可”的评价,李恪悬着的心总算落回肚子里一半。
他偷偷松了口气,赶紧竖起第三根小指头,这次语气带上了十足的孺慕和讨好,小脸上堆满“我最敬爱先生”的笑容。
“其三,上策!”
他声音都响亮了几分,“先生您学究天人,执掌儒教清正权柄,一身浩然正气,正是这等魑魅魍魉之术的克星!学生恳请先生出手!以您煌煌儒教之势,堂堂正正,碾压那崔明礼区区世家之‘势’!他那点微末伎俩,在先生面前,如同冰雪遇骄阳,顷刻瓦解冰消!此乃堂堂正正之师,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李恪越说越觉得此策最妙,既解决了问题,又拍了先生马屁,还显得自己特别尊师重道、光明正大,简首完美!
他眨巴着熊猫眼,充满期待地看着颜师古,等着先生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
然而,颜师古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
没有赞许,没有微笑。
那张清癯严肃的脸上,甚至没有任何表情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