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民心所向(第2页)
颜师古的话语,如同九天垂落的惊雷,又似醍醐灌顶的甘泉,在李恪混沌的脑子里轰然炸响!
窗外市井的喧闹声浪,此刻听在耳中,不再是嘈杂,而是汇聚成一股低沉而磅礴的轰鸣,那是无数脚步、无数心跳、无数期盼交织而成的洪流!
李恪仿佛看到了清渠两岸无数双焦灼的眼睛,看到了长安城坊间巷陌为生计奔波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力量,无形无相,却足以撼动山岳!
原来如此!
这才是魏征那老狐狸真正的深意!
他让李恪来找颜师古,根本不是指望颜师古用儒教权柄去硬碰硬,而是要借颜师古之口点醒李恪!
破局的关键,不在庙堂之高,不在世家之深,而在江湖之远,在民心所聚!
甚至,李二任命李恪为万年县代县令,也未必只是刁难、考校,而是要李恪去体察、去凝聚、去运用这最朴实也最强大的力量!
李恪猛地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一股前所未有的、带着滚烫热度的冲动在胸口激荡!
李恪甚至等不及向颜师古行礼告退,一把扯住旁边还在震撼中回味的马周的袖子,对着门口如同门神般的苏定方急吼吼地嚷道:“走!快走!回县衙!”
话音未落,李恪就像只被火燎了尾巴的兔子,转身朝书房外冲去,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去。?咸-鱼
?看?书~网¢ .已?发?布?嶵!欣?漳·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就在李恪一只脚刚迈出门槛的刹那,身后传来颜师古的声音,“如此莽撞,便是你读圣贤书领悟的道理?”
李恪讪讪一笑,老实地站在原地。
颜师古将目光落在马周身上,“小友。”
马周恭敬道:“颜师?”
颜师古的目光带着一种纯粹的、近乎欣赏的洞察,缓缓道:“汝方才论‘势’,格局己成,根基亦牢。惜乎...”
他微微一顿,那叹息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一丝真正的惋惜,“惜乎你胸中经纬,所谋者大,所行者远,非止于一州一府之政。老夫这点微末之学,于你...恐非最契合的舟楫。你的路,或许在房相门下,方能尽展其才。”
马周的身形猛地一僵,如同被无形的闪电击中。
他霍然抬头,望向颜师古,眼中瞬间翻涌起极其复杂的情绪,震惊、难以置信、一丝受宠若惊的狂喜,随即又被更深沉的思索和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所覆盖。
他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深深地将腰弯了下去,行了一个几乎及地的大礼。
颜师古的目光己掠过他,转向了门口沉默如山的苏定方。
他脸上那点惋惜瞬间收起,眼神变得温和而带着期许。
“三儿。”
颜师古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位壮士便是你口中的苏定方?果真如你所言,是一位良将,你之所求,先生允了。”
李恪一脸茫然,随即化作惊喜,不停地朝苏定方挤眉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