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恪的信(第3页)
韦妃、阴妃等姨娘,襄城、李丽质等姐妹,李宽、青雀等兄弟,甚至连太上皇李渊和只会咿咿呀呀的李贞,都收到了李恪不知何时悄悄留下的信。
每一封信,内容截然不同,却都精准地戳中了收信人的心窝子,带着李恪特有的、混不吝却又无比熨帖的关怀。
一时间,皇宫各处,看着信笺的人们,脸上都不自觉地浮现出或温暖、或无奈、或忍俊不禁的笑容。
连李渊拿着那封写满“老爷子”的信笺,浑浊的老眼里都难得地透出点笑意,轻轻哼了一声:“混小子......”
整个皇宫,似乎都因这些远方的书信,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带着离愁却又无比温馨的气氛中。
然而,在这片温情脉脉的留书信笺传递中,唯有一处,是绝对的寂静和格格不入的压抑。
甘露殿。
李二背着手,在空旷的御案前缓缓踱步。
殿内温暖如春,却驱不散他眉宇间那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郁和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
“走了?走了好!既然不来求朕,那就赶紧滚,省得在朕面前碍眼!”
李二喃喃自语,言语间却有一种“李恪为何不来求朕”的惆怅。
那些日子李恪看似如常的嬉闹,那层平静表象下的冷漠疏离,李二全看在眼里,他知道,那方镇纸砸下去后,他们父子的关系己经变了。
然而,他错了吗?
扪心自问,李二并不觉得自己错了,李恪无君无父地口出狂言,本该受到惩处!
况且,他乃大唐之主,金口玉言,不容置疑,哪怕错了,也要错下去!
可是...李恪不是向来机灵?为何不给朕一个台阶下?
鬼使神差的,李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殿外,他知道,此刻宫中有很多人都收到了李恪的信。
唯独他,被排除在外!
一种难以言喻的烦闷和一种近乎幼稚的渴望,如同藤蔓般悄悄缠绕上李二的心头。
他踱步的节奏越来越快,最终停在了御案前。
目光扫过
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又看向御案下方,那里空空如也。
没有信。
一封都没有。
那个臭小子给所有人都留了话,唯独没有给他老爹留下只言片语!
李二猛地一甩袍袖,带起一股劲风,将御案边角一盏宫灯的火苗吹得剧烈摇曳。
他背过身,面朝殿内巨大的江山舆图,负手而立,身形挺拔依旧,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孤寂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怅然若失。
他终究是伤了那个最像他,也最让他头疼的儿子的心。
阿难从殿外走来,手中拿着一封信,或者说是一张纸,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他有些为难地看着李二,实在是不知道该不该给陛下看。
“说!”
李二冷漠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陛下,三殿下让一名内侍送来一封信......”
话音未落,李二一招手,那张被折叠的皱巴巴的纸便飞到他的手中。
他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打开后,他神色一变,咬牙切齿道:“李...恪!”
哄我!
不哄就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