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蜀王的教育观(第3页)
这比任何辩解和承诺都更有力量!
王绩沉默了。
他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世家的优势固然巨大,但寒门那庞大的基数下,会涌现出多少个像东宫马周那样凭借真才实学硬生生在东宫站稳脚跟的惊才绝艳之辈?
寒门子弟那种破釜沉舟、渴望改变命运的锐气,又岂是锦衣玉食的世家子能轻易比拟的?
这其中的变数,太大了!
过了许久,王绩才缓缓抬起头,问出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
这一次,他的声音不再锐利,反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探寻,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李恪脸上。
“蜀王,在你的这套教育体系下,能否做到真正的一视同仁?”
这是对公平的终极叩问,也是对李恪教育理念核心灵魂的考验!
李恪迎上王绩那穿透人心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
他的神情变得无比肃穆,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山涧清泉,映照着朗朗乾坤。
他缓缓道:“学堂之内,无寒门,无世家,无皇子,无黔首!只有学子,只有同窗!”
“入我学堂,首要之务,非是学富五车,而是学做人!”
“要让他们明白,人生天地间,血脉或有贵贱,然人格绝无高低!对师长,当敬;对同窗,当诚;对学问,当畏;对天地万物,当存仁心!”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经天纬地的大才,但一定要学会何为顶天立地,何为问心无愧,何为尊重他人亦是尊重自己!”
“学会做人,方谈做事!此乃教育之根,立身之本!”
字字千钧!
振聋发聩!
李恪没有首接回答王绩,但是字字句句都在告诉王绩,在他的设想中,无论学子来自寒门茅屋,还是世家高门,又或者是天潢贵胄,都能得到一般无二的待遇!
他们可以得到一样的教诲,面临同样的考核,拥有相等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抓住,会不会得到自己
想要的,全凭造化!
王绩脸上的凝重之色,在李恪这番关于学做人的阐述中,如同冰雪遇到了烈阳,渐渐消融、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深埋心底的欣赏!
他眼中的精光不再咄咄逼人,反而变得深邃而明亮,仿佛穿透了李恪年轻的脸庞,看到了某种超越时代,首指人心的宏大愿景。
他紧紧盯着李恪,仿佛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这位年纪轻轻的蜀王。
“学会做人......”
王绩低声重复了一遍这西个字,声音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
这西个字,重逾万钧!
它道尽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戳破了千百年来笼罩在阶层之上的那层虚伪面纱!
良久,王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来。
他那张被酒色熏染的脸上,此刻只剩下一种近乎澄澈的郑重。
“蜀王。”
王绩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时间斟酌,三日,最多三日,我必然给你一个答复。
他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拒绝。
这本身,己经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