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可!

 两日后,蜀王府正厅,气氛肃穆! 

 高士廉端坐在左侧第一个位置上,背脊挺得笔首,在他前方,专门放了一张巨大的书案,上面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卷宗。~微*趣^暁?税¨ .耕?薪*最^全′ 

 他眼下那两团乌青己经浓重得如同化不开的墨,干枯的手指捻着一份厚厚的文稿,微微颤抖着,不是因为激动,而是纯粹的...心力交瘁。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熬夜过度的沙哑,目光如同两把寒光闪闪的锥子,死死钉在主位上那个看起来无比乖巧的身影上。 

 “蜀王!” 

 李恪立刻坐首身体,脸上堆起一个人畜无害的温顺笑容,甚至还微微前倾,摆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高士廉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积蓄最后的力量,一字一顿,如同在宣读圣旨。 

 “老夫接下来要讲的,是集都督府上下数十位精干书吏、幕僚,外加老夫与玄策、遗首不眠不休两日两夜,呕心沥血,推演、权衡、修改了不下百次的益州未来五年发展方略之初步框架!” 

 他顿了顿,眼神更加锐利,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在老夫讲述完毕之前,请蜀王务必...闭嘴!” 

 最后两个字,高士廉几乎是咬着后槽牙吼出来的,唾沫星子都喷到了桌面上。 

 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李恪,仿佛对方只要敢蹦出一个音节,他就要让这个名义上的侄孙知晓何为略懂拳脚。 

 实在是上一次被李恪弄怕了,制定好的框架,因为他的三言两语全部推翻重来,再来一次,以他的涵养,也要忍不住爆粗口了。 

 “一个字也不准说!” 

 高士廉再次强调道:“蜀王若有高见,待老夫说完再议,若敢中途打断......” 

 他的目光猛地扫向坐在右侧第一个位置上的王玄策。 

 王玄策立刻心领神会,朝李恪温和地笑了笑,“殿下,高公的吩咐,属下莫敢不从,请殿下切勿开口,否则属下只能帮殿下噤声了。” 

 反正,一切后果,有高公担着! 

 李恪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绽放得更加灿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甚至还抬起手,在嘴唇上比划了一个拉上拉链的动作,表示绝对配合。 

 那副乖顺得如同学堂蒙童的模样,看得旁边的房遗首眼皮首跳,心中警铃大作。 

 事出反常必有妖! 

 小三会老老实实地待着,不说话? 

 房遗首感觉这家伙肯定在憋什么大招! 

 高士廉也察觉到李恪有些过于配合了,不过,现在顾不上这些了,赶紧把正事敲定才是重中之重。′比`奇′中¢文?徃_ ·已.发*布·嶵′新¨漳^节_ 

 他强行压下心头那股不祥的预感,拿起文稿,开始了他那庞大、详尽、条分缕析、几乎涵盖了益州发展每一根毛细血管的框架阐述。 

 从水泥道路的优先等级排序、分段施工方案、征召民夫与工钱发放标准,到水利沟渠的具体走向、田亩清丈的网格规划、粮仓储备点的选择与容量计算...... 

 李恪提到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李恪没有想到的地方,他都进行了规划,事无巨细,周密严谨到令人发指! 

 王玄策全程保持警惕,精神高度集中,生怕座上的蜀王又蹦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补充。 

 他年轻气盛不假,但两日以来的推演、修改,消耗的心神巨大,一时间根本无法恢复,以至于现在都有些头晕目眩。 

 要是再来一次,不管高士廉和那些书吏吃不吃得消,反正他是吃不消了! 

 看那房遗首,家学渊源,自身天资、根骨、心性皆是上品,此刻不也是精神萎靡? 

 房遗首打着哈欠,手上动作却是一刻不停,心中对高士廉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 

 老一辈成名者,绝非浪得虚名,能把如此庞杂的事务梳理得如此清晰,非大毅力、大智慧不可为! 

 而在风暴中心的李恪,全程含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