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两桩血案
王玄策手捧两份卷宗,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疲惫,“两桩血案,闹得满城风雨,沸反盈天,都督府眼看就要被百姓掀了顶,己经要压不住了!”
李恪心头一跳,看着王玄策那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预感到有麻烦上门了。^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
他放下笔,揉了揉眉心,“说说看,什么案子能把你愁成这样?舅姥爷没有出手?我那位舅舅掌握情报是吃干饭的?”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将两份卷宗郑重地放在李恪面前的书案上,动作小心翼翼,仿佛怕惊醒里面沉睡的恶魔。
“高都督案牍劳形,此事被我压着,并没有传到他那里,至于高少爷,他说无能为力!”
“嗯?”
李恪神色一凝,高履行表示无能为力?
他伸手拿起书案上的卷宗,仔细看了起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拧成了疙瘩。
王玄策一眼就能看出李恪手中的卷宗是哪一个血案,他声音沉凝道:“第一桩,城西豆腐坊,七旬老妪张王氏,于三日前,亲手在其子张辉日常饮用的米粥中投入砒霜,张辉食后暴毙。”
他看了一眼李恪,继续道:“经仵作勘验,确系砒霜中毒致死。有不止一位街坊可以作证,亲眼目睹张王氏熬粥,喂食过程,衙役己经寻到了残余毒粥与药物,老妪亦是供认不讳,证据链完整清晰,堪称铁案!”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似乎不愿将后面的话说完,“依律,谋杀期亲尊长、卑幼者,皆斩!”
弑子!
还是亲手毒杀!
若只是如此,张王氏这般丧绝人性的恶妇,该杀,凌迟处死也不为过。
然而,当李恪看到后面,只觉一阵冰凉,眼中的悲切之意,怎么也散不去。
王玄策叹息一声,声音带着压抑的沉重,“此案内情传出,全城哗然!那张辉患有失魂症,痴傻五十载,全赖其母张王氏照顾,浆洗缝补,端屎端尿,耗尽心血,从青丝熬成白发!多年以来,他们母子受尽白眼,从未有过半句怨言,此事邻里尽皆知晓。¢d¢a¨w~e-n¨x+u′e′x*s¨w!.~c/o?m,”
李恪沉默不语,怔怔地望着卷宗,上面的字,触目惊心。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其夫早亡,独自带着痴傻的儿子,一路的艰辛,无人尽知!
杀子,是她对儿子的保护。
年逾古稀,张王氏也是体弱多病,自觉油尽灯枯,己经时日无多。
她最大的恐惧便是自己死后,那痴傻的儿子无人照顾,会流落街头受尽欺辱,甚至是活活饿死!
与其让照顾大半生的儿子在自己死后凄惨离世,不如...由自己亲手送他上路,好在九泉之下,母子重逢!
知晓内情的百姓口口相传,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城西,乃至半座益州城,百姓都炸了锅,无数人涌到衙门,长跪不起,痛哭流涕,为张王氏喊冤求情。
己经有上百位白发苍苍的乡老,联名上书血书,言称:“张婆婆一生至善,杀子实乃无奈断肠之举,若杀此慈母,天理何在?”
法理昭昭,然情理滔天!
李恪双手握拳,此事,他也感到棘手,一边是法理,一边是情理,舆情汹汹,若是依法判处,恐怕会激起民变,而若是站情理,律法不就成了一句空谈?
不等李恪消化这第一桩案子的沉重,王玄策己经将第二份卷宗递到李恪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