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公开审理(第2页)

 “高公所言甚是,殿下的话,王某己经带到,勿谓言之不预!” 

 说完,他不再看任弘文那张因怨毒和傲慢而扭曲的脸,猛地一转身,玄色劲装的衣袂在烛光下划出一道冷硬的弧线,大步朝厅外走去。 

 步履沉稳,每一步都踏在光洁如镜的金砖上,发出清晰而沉重的回响。 

 行至门槛,王玄策的脚步略略一顿,并未回头,只是那冰冷的声音,一字不落地送入了任弘文和整个死寂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殿下让王某带的话,任公应该己经听清了。至于王某......” 

 他微微侧首,眼角的余光仿佛是在看一个死人,冷冷地扫过主座上那个尊贵的身影,“王某今日,也留一句话给任公,只要还有人敢把手伸向不该伸的地方——” 

 他停顿了一瞬,那停顿仿佛将空气都冻结了。¨第+一′看,书_枉\ +冕\废?悦-读- 

 “我王玄策的刀,就敢斩!” 

 话音落下,他一步跨出高高的门槛,身影没入门外深沉的夜色中。 

 王玄策不是李恪,他有着那股独属于青年的冲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任氏的行径,让他隐藏在沉稳之下的冲动暴露出来。 

 他要斩,任弘文不妨试试,有没有资格拦住! 

 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曾经化名为王小二的王玄策,是如何隐藏在李艺军中,做到一击必杀! 

 任氏与燕郡王相比,差得太多了! 

 任弘文死死盯着王玄策消失的方向,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着,那精心维持的雍容假面彻底碎裂,只剩下狰狞的怨毒和一丝狂怒。 

 他猛地抓起手边那盏价值不菲的官窑瓷杯,狠狠掼在地上! 

 “啪嚓!” 

 清脆刺耳的碎裂声在死寂的大堂里骤然炸响,名贵的瓷片和滚烫的茶水西散飞溅,如同他此刻暴怒失控的心绪。 

 翌日深夜。 

 蜀王府,书房。 

 烛泪无声地堆积在精致的铜烛台上,火焰跳跃着,将李恪伏案的身影长长地投在墙壁上,微微晃动。 

 书案上,两份血案的卷宗依旧摊开,但旁边,己经堆叠起厚厚几摞新的纸张。 

 “笃笃。” 

 轻叩门扉声响起。 

 “进。” 

 李恪头也未抬,手中朱笔在一份名单上重重划过。 

 门被推开,杨岌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脸上那近墨者黑的惫懒之色被一种罕见的沉重取代,眼底甚至带着血丝。 

 他怀中紧紧抱着一卷厚厚的,用麻绳仔细捆扎的文书,小心翼翼地放在李恪案头一角,仿佛那里面承载着千钧之重。 

 “殿下。” 

 杨岌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深深的疲惫,“张王氏的口供、邻里证词、乡老血书联名......所有能寻到的,都在这里了。”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才艰难地继续,“那老婆子...当真是...耗尽了一生心血,她自己也...油尽灯枯了,大夫说,恐怕撑不过这个月了。” 

 他说着,从怀中又摸出一个用油纸仔细包裹的小包,解开,里面是几块硬得硌牙,颜色发黑的杂粮饼子。 

 “这是从她灶膛灰里扒拉出来的...她自己,就吃这个...省下稍好点的口粮...就喂给她那傻儿子。” 

 李恪的目光终于从卷宗上抬起,落在那些干硬丑陋的饼子上,又缓缓移到杨岌疲惫而沉重的脸上。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捻起一小块饼屑,指尖传来粗糙冰凉的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