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李恪的噩梦(第2页)
青衣老人,身份揭开时差点没把李恪惊得原地升天——竟是传说中早己作古的旧朝开国元勋,制定《开皇律》的高颎!
这位辅佐开皇开创盛世、门生故旧遍布天下的老人,居然还活着!
而且看上去精神矍铄,比年轻人都硬朗,反正李恪是根本没法比。
另一位仙风道骨的道袍老人,来头也十分吓人——益州三姓之一的袁氏族老,钦天监扛把子袁天罡的亲叔叔,被益州百姓视为活神仙,占卜推演之道无人能出其右的袁守诚!
这两位往蜀王府一坐,整个益州的气压都低了三分。/x·1·9?9-t^x′t+.+c,o_m¨
高士廉这位白发苍苍的益州都督,在这二位面前,也只能恭恭敬敬地执晚辈礼,口称“高公”、“袁公”。
那场面,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对着另外两个同样白发苍苍的老头弯腰行礼,看得李恪和王绩眼角首抽抽。
自打那以后,高士廉但凡听说这二位在王府,绝不踏入!
这两位可
不是墨家钜子那种混不吝,无需在意礼节,要是传出去,说他高士廉不尊重这两位活化石,道家、法家的门生能把高士廉喷到晚节不保!
这就苦了李恪,想躲?门儿都没有!
蜀王府就是他的老巢!
这两位老人家,仿佛在公堂上没看够,总是会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突然出现,吓得李恪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好几次李恪躺在书房里的躺椅上,装模作样地看公文时,一抬头就能看到高颎那双庄严的眼睛。
袁守诚则更玄乎。
他喜欢在午后阳光斜照的时候,静静地站在李恪院子的回廊下。
看李恪的目光,不像在看人,倒像是在研究一幅卦象万千的星图。
偶尔袁守诚还会掐指细算,眉头微蹙后,又会舒展,露出一种神秘的笑容。
李恪每次碰到这位老祖宗都是心里发毛,浑身不自在。
更让李恪头皮发麻的是,这二位老神仙,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打听到了李恪要大兴教化,建立小学、中学、高中的宏伟计划,眼睛瞬间就亮了。
高颎捋着长须,开门见山道:“法乃国之重器,教化之本,亦在明法知礼。老夫于此道,略知一二。”
袁守诚则笑得像只老狐狸,“道法自然,亦通人心。这教化之事,当有道家一份真意。”
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我们要掺和!而且是大掺特掺!
王绩得知后脸都绿了。
墨家钜子臭不要脸,您们两位也不要颜面了?
那么喜欢办学,你们自己办啊!
无非就是一句话的事,多的是徒子徒孙把一切弄好,等着老祖宗临门!
王绩也算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可是,也要看和什么人相比。
在这两位活化石面前,他那点才名显得格外的单薄,满腔怒气而来,见到二老后执礼甚恭,姿态放得极地,言语间满是“小子才疏学浅”、“请前辈指教”的谦卑。
哪怕当面和他说到“兴办教育,共襄盛举”时,他也只是嘴唇哆嗦几下,就在两位老人平淡的目光中败下阵来。
代表儒家和道家、法家的老祖宗谈?
换他那学究天人的兄长来,自然是有资格,他王绩 ...还是老实憋着吧!
无功先生都败下阵来,李恪哪里还敢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