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暗河初澜,地脉惊变
但在这份表面的、脆弱的平静之下,长沙乃至整个地下世界,暗流己汹涌如沸。
解府深处,一间弥漫着淡淡药香和墨香的静室内。解九爷半倚在铺着软垫的紫檀木躺椅上,脸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蜡黄,时不时压抑地低咳几声,胸腹间缠绕的绷带隐约透出血迹。高原和青铜门两场恶战留下的创伤,远非朝夕可愈。他面前的红木茶几上,摊开着几份账册和密报。
“九爷,”心腹老管事垂手侍立,声音压得极低,“霍家那边…昨儿又‘借’走了我们两船从滇南新到的药材,说是仙姑练功调理急用。按市价算,这个数。”他伸出三根手指比划了一下。
解九爷眼皮都没抬,只是端起旁边温着的参茶,轻轻呷了一口,温润的茶水似乎稍稍压下了喉间的痒意。“给她。非常之时,些许药材,不必计较。”他的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
“是。”老管事应下,随即又递上一份密报,“这是刚到的,关于城外西郊那片废矿区的勘察。吴家老三(吴三省)和解连环少爷那边私下递的话,说…说那地方下面,可能有点‘硬货’,问我们解家有没有兴趣一起‘探探底’?他们人手折损厉害,怕吃不下。”
解九爷的目光终于落在密报上,指尖在“废矿区”、“异常能量残留”、“疑似古墓结构”几个词上轻轻划过。他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回话,解家近期元气大伤,力有不逮。让他们…谨慎行事。若真有好东西,别忘了给各家都分润些,独食难肥。”他话语点到即止,既表明了不参与的立场,又暗示了对平衡的关注。那片矿区,水太浑了,他嗅到了不止一股势力在暗中窥伺的味道,其中很可能就有汪家残余的触角。
“另外,”解九爷放下茶杯,眼神变得锐利了几分,“留意霍家最近的动向。仙姑这次…步子迈得有些急了。”霍家在青铜门事件中损失相对可控,霍仙姑又素有手腕,如今趁着张启山失踪、各家疲敝之际,正以惊人的速度整合资源,扩张势力,隐隐有取代张家成为九门新核心的架势。这本无可厚非,但解九爷担心的是,过度的扩张和贪婪,会引来更深的漩涡,打破眼下这来之不易、却脆弱无比的平衡。
老管事心领神会:“明白,九爷。咱们的人一首盯着。”
解九爷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零^点-墈+书· !哽?歆·罪\全~老管事悄无声息地退下。静室内只剩下压抑的咳嗽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长沙城的棋盘上,新的棋局己然开局,每一子落下,都可能牵动无数人的生死。
远离长沙喧嚣的湘西腹地,十万大山深处,“暗影”组织设立的秘密据点之一——“听风驿”,正笼罩在一片凝重而紧张的气氛中。
这处据点依托一处隐蔽的喀斯特溶洞群改造而成,外围布满了苗疆特有的驱虫草药和鲁班传人设置的精密机关陷阱,内部则被改造成了兼具生活、研究、仓储和防御功能的多层空间。据点内人员不多,但都是精锐:三名擅长丛林追踪与毒物辨识的不良人“蛇”、“蝎”、“蛛”;一名精通苗疆草药和基础蛊术的蛊师“草鬼婆”;一名负责机关维护与通讯保障的鲁班传人“巧手”;以及十余名经过严格训练、忠诚可靠的本地苗裔护卫。
“听风驿”的核心任务,是监控湘西及邻近黔、桂区域的异常能量波动、古墓异动、邪祟复苏迹象,以及…汪家残余势力在西南边陲的渗透活动。
此刻,据点深处的通讯室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草鬼婆佝偻着身子,布满皱纹的脸上残留着惊悸,她面前摊开的油布上,放着几样东西:
* **一枚碎裂的、沾染着暗褐色干涸血迹的青铜碎片。** 碎片边缘不规则,表面残留着极其微弱、却令人极其不适的冰冷能量波动,与青铜门的气息同源,但更加…“污浊”。
* **几片枯萎发黑的奇异叶片和一小撮暗红色、散发着甜腥气的泥土。** 叶片边缘有着细密的锯齿,泥土中混杂着肉眼难辨的、极其微小的虫卵残骸。
* **一块被腐蚀得千疮百孔、边缘发绿的金属牌。** 上面模糊可见一个狰狞的鬼脸图腾——正是汪家外围“剔骨刀”卫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