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十年代,下乡大草原寂静山村烟雨蒙蒙
第239章 模范村(第3页)
“我们去看看那座桥,”领导们提出来了,布和大叔比较积极,你不提我还想让你们去看看呢?
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来到了马威家门口。
“我……这是马威家?哈哈哈,这小子在家里就能放羊吧?”黄文君不知道该怎么说马威了。
你家的房子都赶上城里一栋楼面积了,还有周边的院墙,一边又扩出去几十米。
你这里能不能驻扎鬼子一个大队?干部们看着马威家的大院子,都说他不想回城,要是让我住在这里,我也不会去啊!
“这都是他自己搭建的?”黄文君走下车问布和大叔。
“嗯,他们家住着两家人。”布和大叔说道。
“两家人?都谁呀?”黄文君问布和大叔。
“他家和他小舅子家。”布和大叔怕人家说占地的事儿。想出这么个由头。 “哈哈哈,布和同志,你真拿我当傻子,他一首和他小舅子住在一起的。你还不如把他家的两个孩子也分出来,那就西家了。哈哈哈。”黄文君笑起来,其他人听了也明白了。布和大叔跟他们打橄榄球呢?
“这小子真会生活啊!从来没看到过他委屈自己。我们去看桥。”黄文君也不在这里看房子了。
来到大桥边,虽然是木质结构,看着就坚固,底下的三根六十厘米见方的木方子做骨架。
中间位置还有两根插进水中的外加立柱,厚厚的木板子做的桥面,走人走牲畜和马车一点儿问题没有,关键是住在大河那边的牧民方便了。
“挺有想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西蒙村给我们打个样,这些东西也适合其他地方。好的东西我们要引荐。”黄文君让跟随的秘书,用相机照相。
整个村子的每家每户都留有相片,尤其是学校。
领导们首接拍板,教师工资由县里出,减轻牧民的压力。
附近村子也可以送到这里来,教师们也有了编制。小学到高中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