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谁的批注?(第2页)

 闵清逸不为所动的“哦”了一声,然后引导她们:“既如此,你们还不去学堂听课?不用功学习,拿什么写话本?” 

 四位朽木互相对视一眼,悻悻地走出书屋,乖乖的去了课堂。 

 这一下,轮到闵清逸心中纳闷。 

 不会吧……她们是认真的? 

 想不明白的闵清逸,心事重重的走出书屋,去了课堂讲课。o?白?¨马u>书??院.? ?免}费;阅]:读{ 

 对于在外面站着的书童,完全没在意。 

 庄毅求之不得,径直去了耳房。 

 书架上,时文前选摆在那,庄毅拿起,坐在椅子上看着。 

 然后,他就发现这本书的夹缝,居然有批注。 

 有点意思。 

 在古代,文人在书籍上盖章、批注、写诗都是常态。 

 庄毅细看了批注,发现写批注的人,似乎对这篇文章不认可。 

 在文章一侧,写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有勇气,但这人的理解也不到位。 

 于是,走到桌案前,动手研墨。 

 再挑了一根小笔,在批注的下面写一行小字。 

 因为是写批注,不需要用馆阁体,庄毅选择用王羲之的楷书。 

 由于腕力严重不足,写不出磅礴的气势,却藏着灵气。 

 很快,洋洋洒洒写了一百字,全是他的理解。 

 听到下课声,庄毅赶紧把书合上,放回原处,深藏功与名。 

 走出耳房,去见四大才女。 

 讲完课的闵清逸,回到耳房,发现自己的砚台被动过。 

 既感到震惊,又感到疑惑。 

 带着复杂的心情,闵清逸习惯性的拿起《时文前选》,翻到昨日最后看的那一页。 

 就发现自己写的批注下面,多出了一百字。 

 不错不错,这一笔字灵气十足,深得书圣的灵气。 

 难道是哪位夫子过来,看完后留下来的? 

 再看批注内容,闵清逸眼睛亮了起来。 

 这,整个紫阳学堂,谁能有这么好的功底! 

 此人究竟是谁? 

 闵清逸

心中欢喜,急忙蘸墨,在新批注下面,写了一句简洁却有力的答谢之语: 

 先生大才,清逸感激。 

 写完,闵清逸急忙起身,找到负责打扫耳房的侍女,问她:“刚才谁动过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