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院试(第2页)
倘若有人问学政,干嘛不细问,甚至考学问。
学政一定会说,废话,在神童面前,还是省省吧。
庄毅到了自己的考间,特别的狭小,头顶的棚子也盖的严密,不仅隔绝了阳光照射,就算是刮风下雨也不怕。
和其他举子没区别。\b_a!i`m¢a-s/y+.+c·o`m¢
嗯,不对,庄毅看到学政的身影,出现在考间前。
也就是说,这个区域的考间,都是学政监考。
庄毅在考间,先检查笔墨纸砚,再看一看床单被褥,一股子霉味。
最后检查了桌椅情况,这才安稳的坐下。
随着天色逐渐明亮,考试的时间到了。
把守的兵丁,将各个区域用人工进行封锁。
一位书吏敲响了考场最前方的铜锣,示意考试开始。
然后,一位兵丁举着牌子,上面写了两道题。
第一道题: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
第二道题: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看完。
庄毅就知道,第一道出自《中庸》是四书文,第二道出自易经,是一道经文题。
还没完。
两道时文(八股文)之后,紧跟着一道试帖诗。
试帖诗题目,就两个字:送别。
兵丁举着牌子绕场一圈后,考试正式开始。
学政出现,开始在场内巡视,但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庄毅那里。
院试不同于府试、县试,有专门的誊抄人员。
阅卷在专门的屋子里,由节度使派兵保护,连学政都不许靠近。
所以,学政可以放心大胆的看举子们写卷子。
他的目光就几乎没从庄毅身上离开,看到他趴在桌上睡觉,嘴角不由得一抽一
抽的。
庄毅当然要睡觉。
一是补觉,二是想笑。
第一题是陷阱题,大多数人都会把它理解为三王缵绪未成,到周武王才了却太王、王季、文王之志,也就是说西周祖孙累世累代,个个都想夺天下当天子,这显然违背了圣人之道。
实际上,第一题后面还有很长一段话,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关键不在于前面的那些,二是后面的三个字“壹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