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虚心请教(第2页)

比如四书题:管仲之器小哉。

出处《论语?八佾》,说的是在圣人眼中,管子这个人功业没问题,个人品德大有问题。

前人破题:圣人陋霸臣之器,而尔辟伸之者之说焉。

这句写的极好。

意思是,圣人认为霸臣的格局小,而你却在为他的奢华、僭礼行为辩解。

不知道无形中打了多少人的脸。

庄毅饶有兴致的抄写下来。

“你很喜欢这篇文章。”

不知何时,钟召南进了书屋。

庄毅赶紧起身:“是。我觉得他写的很好,于是抄写下来,拿回家细品。”

“嗯。”钟召南先是点头肯定,继而问道:“如果是你,会怎么破题呢?”

庄毅想了一下,答道:“学生会这样破题

——圣人深惜齐大夫之器,难与或人道也。”

这意思是说,圣人深深惋惜齐国大夫的器量,难以和一般人说清楚啊。

常人眼中的管子是贤相,觉得他完美无缺,根本不会在意“器量小”的问题。

而,圣人眼中的管子既肯定其盖世功业,又遗憾他未能以君子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没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完美典范。

这就是代圣人写文。

钟召南捋须细品,笑道:“好好好,不愧是神童,立马就想出了破题。”

“那么,接下来你就放下书本,我来教你写诰。”

诰,是古代官方权威文书的核心体裁之一。

主要用于统治者向臣民发布政令、宣告意图、任免官员、奖惩臣属或传递重要训诫,具有严格的格式规范和极强的政治权威性。

到了乡试的时候,诰、表、内、科都是第二场考试内容,非常的重要。

所以,钟召南教的认真,庄毅学的也认真。

不得不说,钟召南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也很会传授学问。

钟召南采取的方式,是模拟场景学习法。

他先仿照地方向六部上一份呈文,再模仿某部接到呈文后写部咨(对下级的通知)给庄毅。

庄毅依据钟召南拟定的部咨,将自己的主张写成“详文”,回禀上级。

通过这样的模拟,让庄毅身临其境,不知不觉的学会写各种官方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