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科试(第2页)

庄毅当即写下自己的信息:庄毅,荆阳府廪生,年十二岁。

砰!砰!砰!

鼓响三声。

便有衙役举着题目的牌子来回巡场,另外还有数位小吏将题目大声诵读出来,确保眼睛不好听力不好的都能知道题目。

首场题目两道,一道四书文,一道五言八韵试帖诗。

庄毅第一时间将两道题目工整的抄写在了草纸上。

不得不说,焦廷虽说是带着目的来的,但文学修养挺高,两道题目出的很有水平。

第一题:今王鼓乐于此,何以能田猎也?

这是一个四书文题目,题目也不是什么疑难怪题,很是中规中矩的一个题目。

虽说是截搭题,却也是出自同一篇文章,不算刁难。

不过想要写好这篇八股文,却也是有难度的。

题目出自《庄暴见孟子》,文章就君王“独乐乐”还是“与人乐乐”的问题反复论证,阐明了要取得天下就必须得民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本身内容是这么的宽泛,但全文却只能就题目展开,不能随意扩大范围。

所以说,焦廷这个题出的有水平。

经历过童生试,岁试,又经过闵清逸的培养,庄毅早已对这些题目有了很深的见解。

庄毅只思索片刻,便在草纸上写下了第一句:

乐与猎犹今也,而民色喜矣。

这第一句话在八股文中叫做破题,是一篇八股中最重要的部分,文章写得好不好,重点就看这一句话呢。

破题要求不能和题目重复,但是要概括题意。

庄毅对自己的这个破题非常满意,单凭这一句话,自己这个科试便是探囊取物。

写完破题后,庄毅将毛笔在砚台蘸了一下,接着写承题、起讲、提比……束股。

“夫犹是民也,犹是鼓乐田猎之王也,而民喜何耶?岂今之乐亦可喜耶?”

“且夫甚可思者,为民情矣,无端而忽忧,亦无端面忽喜,虽然,忧祗为其身耳家耳,而喜则专有所甚幸于其君,而忘乎其身与家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