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萧小慎
第141章 科试第二场(上)
贡院外。
气氛很是凝重。
因为这是迈入乡试的关键一步——科试啊!
只有通过了这一场考试,才算正式踏上科举路。
而第二场的考试内容……
论、策、表、判。
对于一直坐在书斋的读书人来说,难度不低。
另外,提前交卷后,还要面对主考官提问。
哪怕是有猫腻,要是当众一问三不知,结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科举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
卯时。
在举子们紧张的注视下。
贡院大门“咯吱”一声打开,差役们一脸严肃的走出,开始点名,核对身份。
和上一场一样,交考牌,接受全身检查。
因为汪哲起来的晚,庄毅和他只能站的靠后,排了好久,才轮到他俩。
负责核对的差役,盯着汪哲端详片刻,高声道:“汪哲,年十八岁,膘肥体壮,对上了。”
现场气氛本来严肃,被差役这番话,引来一些笑声。
当然,要数庄毅笑的最大声。
汪哲无语凝噎。
轮到庄毅。
“庄毅,年十一岁,短小精干,面白无须,通过。”
哈哈哈……
庄毅笑不出来了。
过了核对这关,接下来就是到贡院内的广场集合。
与科试第一场和童子试、岁试不同,科试第二场开始前,要接受学政训话。
因为过了第二场,就拿到考乡试的资格。
说不定,他们之中就会出举人、进士,甚至是庶吉士,乃至于一甲。
训话,其实也是沟通感情,互相认个脸熟。
一身官袍,神情严肃,周身带着‘翰林官’气场的焦廷,已经在明伦堂等待着。
等举子到齐后,他开始训话。
“朝廷开科取士,旨在得人。尔等要恪守规矩,不得夹带,不得东张西望……”
焦廷一边训话,一边在举子中间巡视。
当然,最大的目的是混脸熟。
很快就在举子中间,遇到了庄毅,后者目视前方。
庄毅是知进退的,但不是卑躬屈膝的知进退,而是不卑不亢。
不过,他并不知道荥阳郡主来过,心里对焦廷充满警觉。
焦廷则是另有一番想法。
——论文章,我或许不如你,但论、表、策、判则不同,我倒要看看,你能写出什么内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