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明风云人物志》:困守边关的悲情将领-熊廷弼(第2页)

 第西部分:辽东改革,军民兼顾 

 熊廷弼一到辽东,便严肃整军,裁撤冗兵,整肃军纪。他一改前任文官“不敢理兵、姑息推诿”的作风,亲自阅兵、亲自训练。?墈~书`屋¨小\税!惘` ~罪?芯^章!結,耕+辛?快′他深知兵饷对军队的重要,竭力争取饷银,严防贪墨。 

 他还大力安抚辽东百姓。熊廷弼清楚,辽东百姓是根本。若无百姓,何来根基?他常在边墙之上,访民问疾、体恤苦情,百姓皆感激涕零。 

 第五部分:与东林党人渐行渐远 

 起初,熊廷弼与东林党人关系尚可。东林推崇清议,熊廷弼以文臣出身,又以首言著称,自然颇得青睐。 

 可随着辽东战局反复、边关失利,东林清流更偏向文人空谈,而熊廷弼主张“实战救国、以兵御虏”。双方的理念分歧越来越深。 

 尤其熊廷弼性格刚烈、不善逢迎。他不畏权贵,首陈弊病,连天启帝都屡受劝谏,魏忠贤等宦官集团更是视他为眼中钉。 

 再加上熊廷弼得罪了辽东军中一些结党营私的武将、文臣,党争旋涡中,他成为被孤立的那个人。 

 第六部分:小败酿大祸,东林落井下石 

 在他主持辽东期间,熊廷弼确实有过小败,但总体战略是“以守为主,积蓄实力,徐图反攻”。 

 然而,东林党人不满他不肯配合自己的“名节路线”,不断攻击他的政绩。 

 再加上魏忠贤等人借机发难,熊廷弼最终在1622年被召回京师,投入诏狱。罪名是“恃功骄横、军机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