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召见辽东诸将(第2页)
朱由校的军营之行,更深藏着抚慰辽东民心的深意。辽东这片土地饱受矿监税使高淮的残酷盘剥和李成梁家族势力的长期坐大,导致辽民对朝廷的敌意深入骨髓。
然而自去年以来,通过朱由校的军功授田的新政、大量粮食物资的供给,以及周应春这位“辽东大管家”的务实治理以及大量系统官员的融入,辽东局势已趋于稳定。
皇帝亲临军营、体恤士卒的亲民形象,无疑像一股暖流,进一步消融着辽民心头的寒冰,重塑着朝廷在辽东摇摇欲坠的威信。
这一日,朱由校结束军营巡查,带着孙承宗、熊廷弼、周应春、韩雄飞、孙武强等核心将领一同返回行宫。
辽阳三月的寒风卷着沙尘,吹过行宫前的广场。今日,正是皇帝召见辽东诸将之日。
广场上,游击将军以上的武官们早已按品级肃立等候。这些平日里在沙场上叱咤风云的将领们,此刻却难掩紧张之情。
依照礼制,众人早已解下佩剑,此刻只能不时整理着衣甲,有人反复擦拭着额间的细汗,还有人下意识地摩挲着原本佩剑的位置。
几位相熟的将领偶尔交换眼神,却都欲言又止。在这天子驾前的关键时刻,谁也不敢轻易表露心迹。众人心中暗自揣测:陛下此次突然召见,虽看似是例行垂询,但总觉得另有深意。
有人想起近日军中整顿的风声,有人联想到皇帝近日巡查军营的细节,不由得更加忐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压抑,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几分。
忽然,行宫大门缓缓开启,内侍刘若愚一声高亢悠长的唱报划破寂静:“陛下有旨!宣辽东诸将觐见——!“
殿门缓缓开启,众将精神一振,立即整饬衣甲,按品级次序鱼贯而入。
行宫大殿内烛火通明,映照得文武官员的朝服与甲胄熠熠生辉。众将行至御前,分列两班,齐整撩袍跪地,叩首高呼: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洪亮的声音在深邃的大殿中回荡。
朱由校端坐于主位,目光缓缓扫过殿下每一位将领的脸庞,片刻后,才沉稳开口道:
“众卿平身。”
朱由校端坐于主位,目光缓缓扫过殿内每一位将领的面庞。他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殿内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