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鬼事麦高芬
第95章 紧锁的院门(第2页)
我赶紧摆手示意林浩放低音量,然后对他说,“你不觉得这有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难道你想说林场的不是他?”林浩疑惑的问道。!g+u+g+e\y/u_e!d?u·.?c.o?m·
我觉得有问题到并不是想林浩说的那样,觉得跟着我们去林场的人不是山子,相反这个时间他没有在家己经可以说明林场里出现的人就是他无疑了,让我觉得有问题的是为什么他家里的院门为什么是锁着的。
可能有人会问家里没人把院门锁上不是应该的吗,这有什么问题。如果放在其他地区,这可能很正常,但要知道这里可是东北,东北农村讲究的就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离家外出只要是时间不长,通常是都不会把院门上锁的,即便要出门很久,也不过是只锁上房门,院子门一般是不会上锁的,如果你只出去个一两天还把院子门锁的紧紧的,只能说明你在这个村里人缘不好。
其实,这也是我对东北农村的一个刻板印象,的确,在六十年代的时候,东北农村家家户户房门都是虚掩着的,邻里之间串门、借东西是家常便饭,孩子们在村里自由玩耍,大人们在门口纳凉聊天,到处都弥漫着人情味和烟火味,那时的安全感不是来自高墙大锁,而是源于淳朴的社会环境。但如今这种情况己经有了变化,年轻一代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要背负着家庭的经济重担,老人们要辛勤耕作却难以获得与之匹配的回报,这种经济压力首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安全感,锁上门也就成了他们对抗焦虑和压力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