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救世主情节(第2页)

 

 “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你是因为天赋,而他是因为有过同样的遭受。”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产生一种,我自己得不到拯救,便要去拯救他人的想法,如同救世主一般。”
 

 “而这种想法,极为的固执。”
 

 “固执到理想化的地步。”
 

 “他并非是因为认清了苦难,才选择善良的拯救他人脱离苦难,恰恰相反,他是因为抗拒不了苦难,却也接受不了苦难,这才选择将其理想化。?w_e*n_x^u-e,b~o·o?k′.,c.o¢m¢”
 

 伊莎贝拉渐渐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理想是需要的,但是却并不能将一切都理想化,那样只会让事情变得糟糕。
 

 理想化苦难,便是在轻视苦难,忽视掉战胜苦难而需要做出的努力和坚忍。
 

 接着,也会忽视掉其他人为此做出的付出。
 

 伊莎贝拉和奈姆斯聊了一下,又去查了一下阿尔的文档,发现果然如此。
 

 阿尔对待自己有着圣人一般的要求。
 

 身为实习圣骑士,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去做到最好,对自己有着极高的道德水准。
 

 这种道德水准会对其他人形成压力。
 

 因此,他反而在教会没有结交到什么朋友。
 

 阿尔虽然不会没情商的去直接指正对方的一些小遐疵,但是却会自顾自以自己的方式去修改对方的问题。
 

 “看似问题不大,实则问题很大啊。”伊莎贝拉翻看了阿尔和法斯的事件,这也是阿尔救世主情节的体现之一。
 

 自顾自的认为什么是正确,然而替别人做出决定,忽视了实际情况中的障碍。
 

 造成的结果,自然是障碍将别人压死,而阿尔依旧不理解为什么。
 

 这种不理解,正是他无法接受苦难存在的体现。
 

 伊莎贝拉拿着阿尔的资料,然后就看到了另一个问题儿童——莫卡尼亚。
 

 他完全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小年轻喜欢自己邻家的妹妹,有种青春的萌动实在是太正常了。
 

 并且他也勇敢的站出来了,用自己仅有的手段,去保护小比。
 可惜,他保护错了人。 

 从那之后,他就一直恹恹的,对于自己有种自我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