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智侯府高谈阔论,定江东发展大计(第2页)
打仗,打到最后,打的其实就是粮食。
我们有江东和南阳这两个产粮大区,这是我们天大的优势。
但是,还不够!”
“我要推行‘屯田制’!”
“屯田?”周瑜若有所思,“曹操在北方,似乎也在搞这个。”
“他搞他的,我们搞我们的。”郭独射道,“我要将南阳和江东那些因为战乱而荒芜的土地,全部收归公有。
一部分,分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让他们开垦,官府提供种子和农具,只收三成收成。·墈~书\君′ +冕^沸′阅!渎¢
另一部分,由军队来开垦,平时为农,战时为兵。
这样一来,不出三年,我们的粮仓,就会堆得连老鼠都爬不进去!”
“而且,”郭独射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我还有一些新的耕作之法,比如‘代田法’的改良,还有一些高产的作物,到时候推广下去,粮食的产量,至少能再翻一倍!”
这些所谓的“新方法”,
自然是他从系统的商城里兑换出来的。
只需要一点点嘴炮值,就能换来超越这个时代几百年的农业技术,这买卖,简直太划算了。
孙策和周瑜已经听傻了。
又是讲武堂,又是屯田制,又是新的耕作之法。
这些东西,他们以前听都没听说过,但只是稍微一想,就能明白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郭独射伸出了第三根手指,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工业与科技。”
“工业?科技?”这两个词,对于孙策和周瑜来说,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郭独射知道跟他们解释不清楚,干脆直接说道:“我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就叫‘工部’。这个工部,要负责几件事。”
“第一,改良造纸术!
现在的竹简太笨重,丝帛太昂贵,不利于知识的传播。
我要造出一种,既便宜又轻便的纸,让天下人,都能读得起书!”
“第二,发展印刷术!
一本书,靠手抄,要抄几个月。
如果用印刷,一天就能印几百上千本!
我们讲武堂的教材,我们新的法令,我们选拔人才的典籍,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传遍我们治下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冶炼技术!
我们要建最大的炼铁炉,用最好的方法,炼出最坚硬的钢!
用这些钢,去打造我们士兵的铠甲和兵器!
我要让我们的士兵,穿着最厚的甲,用着最利的刀,去砍那些穿着布衣,拿着木棍的敌人!”
郭独射越说越兴奋,仿佛一个宏伟的蓝图,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他描绘的每一个场景,都深深地冲击着孙策和周瑜的认知。